全国-立项审批|备案核准|征地批地|政策扶持|资金申请|产业发展|行业研究|项目研究|工程咨询|一站式服务
16年专注 立项备案征地审批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首 页 | 关于麦肯 | 旗下网站 | 投资机会 | 产业发展 | 行业研究 | 工程咨询 | 投资融资 | 风险评估 | 企业策划 | 专业技术 | 在线留言
商业计划书 | 可行性研究报告 | 项目申请报告 | 资金申请报告 | 项目建议书 | 项目评估报告 | 节能评估报告 | 环境评价报告 | 项目融资报告
16年来,为何全国30多个省市区上千家中小企业,委托我们编写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商业计划书?
因为我们:对各行各业投资机会、产业发展、项目可行性、行业市场、技术设备等有着长期的研究!
因为我们:对各类国内外投融资项目政策法规、工程设计、环评节能、申报评审等有着深入的了解!
麦肯咨询,全国可行性研究报告着名品牌!工程咨询甲级、乙级、丙级资质单位!
专为全国中小企业提供投资机会,产业发展,工程咨询,项目可行性,行业市场,投资融资等高端研究与咨询服务,
专业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项目申请报告,商业计划书,融资报告,评估报告,分析报告,立项报告,申请报告。
最新业绩
· 年产3500吨羽毛粉项目商业计划.
· 年产4万吨超纯球形二氧化硅微.
· 胶原蛋白保健品项目融资计划书.
· 年产40万吨高档生活用纸原纸.
· 年深加工20000浓缩果蔬汁项目.
· 年产1万套特种轴承项目融资计.
独家优势
收费问答
可信可靠:16年品牌不变,更保证信誉
一流专家:国际惯例,顶级才智更专业
业务拓展:一站式全服务,更全面广泛
服务到位:专家直接对话,QQ在线咨询
收费合理:相比价格最低,更超值划算
成功率高:上千成功案例,更注重成效
关于麦肯
麦肯咨询,全国投融资策划着名品牌!专为全国中小企业及投资创业者提供投资机会,产业发展,项目可行性,行业市场,投资融资等高端研究与咨询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专写立项报批,征用土地,产业扶持,财政资金,融资上市,境外投资,中外合资,股份合作,企业设立,组建公司,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专写发改委立项报批核准项目申请报告,甲级乙级资质,已累计完成1000多个项目,协助企业成功获得立项,征地
资金申请报告
专为项目投资者获得政府专项资金支持,编写包括投资补助、政策奖励、财政资金拨款等方式的资金申请报告
商业计划书
专为投融资项目编写符合国际惯例的商业计划书、融资计划书、投资计划书、项目计划书等投融资商业计划书,得到了欧美,亚洲等投资机构推荐认可
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参照国际投资,融资行业规范编写投资价值分析报告,让您的项目商业价值倍增!让您的项目融资成功率大大提升!
投资风险评估报告
专为企业项目风险全方位地进行科学分析,以评估项目所面临的风险等级,以便正确决策项目,降低项目投资风险
项目数据分析报告
通过对企业项目数据全方位的科学分析,为投资方决策项目提供科学,严谨的依据,是项目市场化操作的科学依据
投融资综合分析报告
是企业向外投融资时必须具备的文件,提出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及综合性的分析论证
项目稳定回报论证报告
按照国际通行的风险评估方法,客观公正地对企业,项目的投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是企业制定战略,项目论证,融资合作,风险评估和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
最新案例
商业计划书案例 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投融资报告案例 项目申请报告案例
我们已经完成的商业计划书|项目融资报告|商务计划书|项目计划书|创业计划书涉及的行业如下:
专项服务:投资机会研究_可行性研究报告_政策研究_投资融资研究_商业计划书_项目融资报告_项目评估报告_投资价值分析报告_投资风险评估报告_投资专案分析报告_投融资综合分析报告_项目稳定回报论证报告
针对用途:发改委立项_立项审批_征用土地_产业化扶持_政策扶持_财政资金_企业融资_风险投资_资金申请_投资建设_境外投资_上市融资_招商引资_兼并收购_合资合营_技术开发_中外合作_股份合作_组建设立公司
热门标签:范文_范本_样本_案例_实例_模板_模版_样板_范例_个案_方案_格式_资质_中英文_什么叫_怎么写_如何写_如何编写_代写_编制_编写_写法_分析_评估_评价_下载_完整_结构_要素_提纲_大纲_指南_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投资创新 >>
投资创新 --  

 

潍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发展规划
麦肯咨询 浏览量:1519 关键词: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进入:http://www.baogao365.com
立足山东,联动安徽、山西、青海、新疆,服务全国!
已累计为全国30多个省市区,上千家企业及投资创业者,
协助成功获得了立项、征地、上市、资金、投资、融资!

一、发展趋势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指生产制造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先进工业设施设备的行业。高端装备主要包括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装备。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格局
从国际发展格局来看,近三百年来,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已基本形成三级梯队发展格局。处于第一梯队的美国全面领先,是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航空产业、卫星及应用装备、农业装备、海洋工程和智能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全球处于全面领先地位。德国、法国、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以及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紧随其后,属于第二梯队。德国的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农业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实力雄厚。俄罗斯的航空产业、卫星及应用装备产业优势突出,日本的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实力较强,韩国在海工装备方面也具备较强实力。第三梯队主要包括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装备制造业发展达到一定规模,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
(二)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整体技术持续提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一大批具有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开发完成,已形成了以环渤海、长三角地区为核心,以中部地区为纽带,以东北地区和珠三角为两翼,以四川和陕西为节点的西部地区为支撑,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产业空间格局。
1.环渤海地区。北京是我国主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研发中心和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在轨道交通、数控装备、风电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实力雄厚。天津是北方高端装备制造业重镇,在航空部件制造、轨道交通、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发展迅速。辽宁以航空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为主,形成了传统高端装备制造业与新兴高端装备制造业并行发展的格局。山东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强省,除卫星及应用装备尚待突破外,其它装备业已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生产能力,构建起门类比较齐全、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的高端装备产业体系。
2.长三角地区。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已初步形成了包括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在内比较完整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上海拥有发达的经济优势、良好的区位条件和较强的制造业基础,是重要的民用航空产业、智能制造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拥有国家新型工业化民用航空产业示范基地、长兴岛海洋装备基地等。江苏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要分布在南京、南通和常州,以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装备和卫星应用产业为主。浙江以轨道交通装备零部件制造业和数控机床产业为特色,产业集中分布在省会城市杭州,晋亿实业、中高柴油机重工和天马轴承股份等企业,在关键零部件和数控机床领域具有较强实力。
3.珠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要分布在广州、深圳、珠海和江门等地。广州是国内最大的大中型集装箱船和特种船建造基地,江门是未来轨道交通行业领域的重要基地,珠海是广东省通用航空产业基地,“珠海航展”已成为全国知名会展品牌。深圳作为华南地区数控系统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正致力于工业机器人和机械手研发与生产,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前景预测
1.全球发展趋势。一是智能制造成为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主攻方向。随着制造业全面迈向信息化、智能化,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DIMS)等在装备制造领域推广应用,助推智能制造装备业强力发展。二是绿色制造成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新趋势。当前,全球正掀起一股“绿色浪潮”,欧美“绿色供应链”、“低碳革命”和日本“零排放”发展理念的确立和推广,以及增材制造技术、激光再制造技术等先进制造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助推高端装备制造业向节能高效绿色方向发展。三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由生产性制造向服务性制造转变。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使高端装备制造产品的设计、制造、运营服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服务性制造以制造为基础,以服务为导向,使装备制造企业由主要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
2.我国发展预测。一是中国制造业正加快在向中高端迈进。装备制造业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低技能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优势正在逐步弱化,中高端技能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优势正在爬坡积累。特别是中国经济进入重要转型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都为装备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
同时,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抓住机遇抢占世界高端装备制造业制高点做出具体安排。二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研发能力将不断实现新突破。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对中国制造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必将倒逼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加快提升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重点在优势领域、共性技术、关键核心部件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三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动能。高端装备制造业处于产业链核心环节,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支撑,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引擎。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形成的历史性交汇的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努力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已成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到2020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规模在装备制造业中的比重提高到25%,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

二、机遇和挑战
(一)发展机遇
1.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孕育兴起,将带动潍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实现转型跨越。伴随着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的深度震荡调整,以美国、德国、英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促使以制造业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绿色化和服务化为特征的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孕育兴起。智能制造、数字制造、网络制造等新型生产方式不断涌现,使“智能工厂”、“无人车间”成为装备制造业全新的生产模式,推动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控制系统及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等高端装备及系统实现大规模应用,必将促进潍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
2.国际合作发展大趋势,为潍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开拓了广阔发展空间。主动适应全球总需求不足和去杠杆化的新要求,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美、中欧双边投资协定,签署中韩、中澳等一系列自贸协定,推动我国高端装备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将全面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地位。潍坊必须牢牢抓住国家新开放战略带来的宝贵机遇,积极跟踪对接国家战略和政策导向,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品牌走出去,参与国际间产业链、价值链协作整合,加强商标国际注册,逐步提高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3.支持潍坊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列入国家战略,为潍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201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颁布了《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提出“支持潍坊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这一战略定位必将极大提升潍坊在全国乃至全球制造业地位,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增强核心竞争优势。潍坊在环渤海地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雄厚的产业基础,作为全国知名的动力之城和农机之城,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优势条件,特别是在海洋动力装备、高端农机、智能制造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面临挑战
1.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与中低收入国家争夺中低端制造转移碰头叠加,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面临“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一方面,高端制造领域出现向发达国家“逆转移”的态势。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各国纷纷制定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美国发布《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德国发布《工业4.0》,日本发布《2014制造业白皮书》,英国发布《英国制造2050》等。制造业向发达国家的回流已经开始。另一方面,越南、印度等一些东南亚国家依靠资源、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开始在中低端制造业领域发力,以更低的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导致我国装备制造业核心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升高,产业国际竞争力降低,造成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阻碍我国装备制造业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2.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强化与全球贸易规则重构相互交织,潍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面临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全新考验。近年来,我国成为遭受贸易救济调查最严重国家,2015年,有15个国家(地区)对华启动55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共涉及金属制品、汽车、机械等装备行业。未来我国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摩擦将更为激烈,对我国装备制造产品出口必然造成不利影响。美国极力推动打造跨太平洋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TPP),在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劳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设置门槛,将进一步削弱我国装备制造业出口产品的成本优势,影响我国装备制造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全球贸易投资秩序的重建,将对国内贸易投资产生替代效应,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压力将会增大。从潍坊看,装备制造业以加工零部件为主,处于产业链条低端,附加值偏低,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国际竞争压力更大。
3.国内区域间产业结构调整与同位竞争加剧,潍坊高端装备制造业拓展新兴领域向更高层次发展压力较大。潍坊是山东乃至全国装备制造业强市,但在高端装备制造业部分领域,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潍坊高端装备制造业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比重偏低,多数为中低档产品,产业规模小,基础配套能力不足,特别是高精密、智能化、高端大型重型成套装备较少。目前,潍坊拥有国家级装备产业企业技术中心3家,低于济南和青岛,与烟台、威海相比,有些方面也存在差距。总的看,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领域,潍坊尚处于起步阶段,机器人和高端自动控制系统的95%、高档数控机床90%的市场份额为国外产品占有。平台用动力装备领域,海洋平台电站、动力定位系统等动力装备尚属空白。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装备领域,海上风能、海洋温差能和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等前瞻性产品,还处于研发和试制阶段,尚未实现产业化。

三、发展现状
近几年,随着“1669”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潍坊装备制造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已形成传统装备制造业提档升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发展概况
1.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一是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十二五”期间,潍坊高端装备制造业总体规模呈稳步发展态势。规模以上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已达1145家,工业增加值由2011年的447.7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734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主营业务收入由2011年的2555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723亿元,年均增长11%。二是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十二五”期间,潍坊高端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由2011年的20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35亿元,年均增长3.5%;利税总额由267亿元,增加到331亿元,年均增长6%,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三是技术创新实现新突破。特别是部分重点产品和工艺实现了突破,一批高端装备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和贸易壁垒。动力装备领域,潍柴研发的中高速大功率“蓝擎”发动机,以及WP7系列发动机均达到国Ⅴ排放标准,经济性、可靠性、环保性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农业装备领域,福田雷沃重工实现了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深度融合,其农业装备低温循环式高端干燥机填补了国内空白。新工艺领域,潍柴动力应用工业机器人、数字加工中心、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等智能装备,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歌尔声学应用自主研制的具有特定性能的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取得积极成果。新产品领域,帅克机械自主研发的轴承式RV减速器填补了国内机器人精密减速器产品的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盛瑞传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8挡自动变速器实现产业化,四驱8AT、带启停功能8AT、混合动力8AT和国际领先的13AT等多种产品,已进入深度研发阶段。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是现代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围绕构建“1669”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加快培育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六大传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九大现代服务业。其中,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海洋动力装备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5年组织实施重点项目291个,总投资580.2亿元,2016年重点推进136个续建项目和113个新开工项目,总投资1192.2亿元。二是传统装备制造业提档升级。潍坊市传统装备产业以机械装备工业为主,已经形成以动力装备、农业装备为主,其它机械同步发展的产业格局。全市机械装备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923家,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944.1亿,2011年至201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5.67%,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与省内城市相比,潍坊机械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列第三位,仅次于青岛和烟台,增长率排第二,仅次于烟台。与国内机械装备制造重点城市对比,潍坊市机械装备产业增长率相对较高,发展潜力较大。三是新兴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迅速。“十二五”期间,潍坊着力提升装备制造产业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重点发展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节能环保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高端装备制造业,激发了制造业发展活力和创造力,促进了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领域,潍坊集中发展工机器人RV及谐波减速器、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人、智能农业机械、自动化生产线产品及系统,2015年,全市25家智能装备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6亿元。节能环保装备领域,突出发展高效节能电动机、低排放燃气发动机及再制造柴油机、8AT变速器、LED照明产品和水污染及空气污染治理等节能环保设备。2015年,潍坊节能环保企业达到233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67亿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产业链初具规模,具备了规模化生产和自主创新发展的基础和优势。201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发展到10家,年生产能力28万辆,潍坊市被列为全省发展新能源汽车试点市。
3.产业园区转型提升。一是特色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不断壮大。“十二五”期间,传统装备制造产业领域发展加快,在高新区,兴起了动力机械及高端制造产业集群;在坊子区,形成了高端农业装备及配套产业集群;在诸城市,建成了商用车及配套产业集群。新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领域,到2015年,全市节能环保产业形成节能环保产业园3家,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迅猛,成功打造了坊子减速器生产基地、诸城高新技术产业园智能装备制造功能区、高密智能装备产业园等4个园区。海洋动力装备产业,建成了潍柴滨海海洋产业园等5个产业园区。高端石油装备产业,建成了以寿光石油装备产业园为主体的产业集群。二是省级园区(基地)建设成效明显。在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园区)前4批名单中,潍坊市已拥有动力机械及关键部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1家,商用车、动力传动、汽车零部件、石油装备、高端农业装备及零部件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5家,园区数量和规模走在全省前列。
4.产业发展基础条件良好。一是职业教育优势明显。潍坊职业教育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优势明显,已形成应用型本科、高职、中职、社区教育立体化职业教育网络。目前已有10所高职,2所技师学院,42所中职学校,在校学生总数达到30万人。其中,寿光、安丘、临朐3所职教中心学校进入第三批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行列,国家示范院校已达到6所。职业教育为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人才和智力支撑。全市职业院校已与2300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组建了纺织、软件、畜牧等3个省级职教集团,以及现代服务、化工、数控技术和机电技术应用等4个市级职教集团,新建30个市级特色品牌专业。位于滨海新区的潍坊滨海海洋科技大学园,已有19所院校入驻,在校生达到5万人。二是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全市拥有各类科研机构1700多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多万人,数量和规模均居全省前列。已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国家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4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实验室和研究中心142家。目前,潍坊市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达57家,省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3家,居全省第一。联盟生产经营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农业和高端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聚集成员单位800多家,建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0家,院士工作站25家,重点实验室12家,实施技术攻关1000多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86项,累计投入100多亿元。上述平台构建与联盟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存在问题
1.产业层次较低,产品档次不高。潍坊市装备制造业虽然整体规模较大,但仍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产业链不完善,产业集群不足。装备制造产品多以传统型、粗放型、配套型为主。在传统装备制造领域,潍坊动力装备、农机装备高端产品较少,市场竞争力不足,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主要生产低速电动汽车及专用车,产品技术含量不高、档次较低,种类较少,难以列入国家公告目录,难以享受国家产业扶持政策。在智能装备领域,潍坊主要涉足数控机床、机器人等领域的部分环节,大多数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偏低,而附加值较高的关键基础零部件、智能仪器仪表与控制系统等领域基础薄弱,机器人和高端自动控制系统的95%、高档数控机床90%的市场份额,均为国外产品占有。在通用航空装备领域,潍坊的航空发动机、无人机等航空产品,正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飞行服务刚刚起步,产业链条尚待进一步规划和完善。
2.关键核心技术缺乏,协作配套能力不足。高端装备制造业总体技术水平不够高,缺乏对公共关键技术与功能部件的联合开发与创新研究。企业对产品技术的开发投入不足,全行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到2%,与发达国家平均5%以上的投入比重存在较大差距。多数企业的技术创新仍停留在成本低、见效快的引进和仿制上,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已成为影响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发展的“软肋”。动力装备、农机装备领域等行业关键技术、核心部件仍被国外厂商所垄断。
3.支撑创新要素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有限。技术产品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能力较弱,创新平台、资金以及人才等支撑要素不足,制约了潍坊高端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新兴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创新中心、实验室等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企业创新的孵化器,公共关键技术与功能部件联合开发与创新研究,均不能满足要求。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不够完善,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和领军型人才不足。金融发展相对滞后,融资模式过于单一,市场拓展跟不上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和快速扩张的需要。
4.企业走出去意识亟待加强,国际化程度不高。一些企业在国际化方面还存在“两低两少”的问题。一方面,合作层次低,“走出去”企业少。多数企业参与国际合作的方式仍停留在一般贸易层面,主动“走出去”,通过海外并购、研发、营销以及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深层次合作方式,并藉此谋求转型发展的企业和团队很少。2015年,全市对外直接投资占GDP比重仅为0.75%,远低于全国1.17%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产品层次低,自主品牌少。主要靠“物美价廉”和成本优势,总体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话语权缺失。尤其是品牌建设严重滞后,除潍柴、福田等少数企业在国际市场打出自有品牌外,绝大多数企业均为贴牌生产。目前,约90%的出口商品是贴牌产品。
5.龙头企业较少,带动效应较弱。除动力装备、农机装备外,潍坊高端装备制造业中,龙头企业较少,产业链条较短,产业分布离散,带动效应较差。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要在滨海、高新、坊子、寿光、诸城、高密等地,且呈点状分布,产业园区集聚度低,带动效能有限。智能装备企业多由传统装备企业转型而来,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缺少像日本安川、德国库卡、美国哈斯等带动能力强的知名企业。

四、思路目标
(一)发展思路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围绕“1669”现代产业体系战略布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补短板为总抓手,创新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方式,培大育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重点企业,争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环渤海地区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二)基本原则
1.市场主体,政府引导。遵循市场规律,尊重企业在发展高端装备产业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注重规划和政策引导,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2.自主创新,开放合作。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完善产业链条,形成自主发展能力,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品牌。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加强产业全球布局和交流合作,提升装备制造业开放发展水平。
3.深度融合,整体推进。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探索新模式新业态,推进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完善产业链条,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4.提质增效,绿色发展。坚持质量为先,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市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技术攻关和自主品牌培育,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坚持节约、低碳、清洁、循环发展,推进制造业绿色改造提升,促进企业绿色转型,支持企业绿色清洁生产,构建绿色制造产业体系。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制造业大市地位进一步巩固,环渤海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初步形成,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创造一批具有高技术水平的品牌产品,形成创新引领、智能高效、绿色低碳、特色鲜明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新格局。
1.经济效益大幅增长。到2020年,装备制造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00亿元,年均增长9.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00亿元,年均增长10%;实现利润430亿元,实现利税600亿元。
2.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引进和培养一批复合型、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创新体系。到2020年,大中型企业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6%以上,打造一批高端产品,形成一批自主技术和标准,成为国内高端装备制造研发强市。
3.龙头企业不断壮大。打造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大型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行业隐形冠军企业,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和区域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形成以大型企业为骨干、中小专业配套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聚发展新业态。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1000亿元的1家,过100亿元的8家。
4.核心部件实现突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关键配套系统与设备、关键零部件与基础件制造能力明显提高,部分部件性能和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到2020年,在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动力装备、农机装备等重点领域,研发创新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工艺技术和关键基础件,打破国外垄断。
五、重点领域
围绕构建“1669”现代产业体系,依托我市装备制造业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重点打造集设计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形成“两核两翼”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空间格局,建设5个核心竞争力较强、产业集聚发展、富有区域特色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可持续发展。“两核”,即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中心城区重点发展高端农机装备、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滨海新区重点发展海洋动力装备、智能装备、通用航空等产业。“两翼”即东翼诸城、高密、安丘、昌邑,西翼寿光、青州、昌乐、临朐。诸城市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工业机器人、高端农机装备等产业,高密市重点发展海洋装备、高端数控机床等产业,安丘市重点发展海洋装备产业,昌邑市重点发展汽车配件、风电装备等产业。寿光市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石油装备等产业,青州市重点发展海洋装备、通用航空、轨道交通等产业,昌乐县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产业,临朐县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汽车配件等产业。
(一)打造海洋动力装备产业集群
1.发展重点。加快发展船舶用发动机及配套产品,重点发展船用辅机、推进器、发电机、主机遥控、齿轮箱、通信导航设备等产品。围绕填海围岛及航道疏浚、跨海桥梁及海底隧道等工程建设,研发大型起重机、塔机等产品及其配套零部件。
2.承载园区。重点培育建设滨海、青州、安丘海洋装备产业园区。滨海海洋动力装备产业园,重点引进国内外重点海洋动力装备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提高研发能力,完善产业链条,建成国内一流的海洋动力装备研发制造基地。青州海洋装备制造产业园,重点引进发展海洋装备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材料制造,形成从设计到制造和安装的先进海洋装备制造产业体系。安丘海洋装备动力产业园,重点发展船用发动机及配件、船舶模块散热器、船用集装箱铝合金板、海洋石油钻采机械等海洋装备动力产业。
3.龙头企业。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豪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山东赛马力发电设备有限公司,潍坊华东发动机有限公司,康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重点项目。潍柴重机大功率船用柴油机及配套产业基地项目,中速柴油机研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潍柴动力海洋装备用重型柴油机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山东豪迈燃气轮机高温部件加工项目,船用中低速柴油机关键零部件生产项目;康跃科技大型船舶发动机高效高压比涡轮增压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潍坊华铃往复式直线抽油机项目,潍坊中能世通海洋装备项目,潍坊雷诺特动力年产6000兆瓦高效节能汽轮机项目等。
图5-2动力装备产业链全景图
(二)打造现代农机装备产业集群
1.发展重点。突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着力提升农机装备集成化、信息化水平,形成完整的数字化制造体系,壮大农机装备制造规模,培育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农业装备企业和高端产品。一是拖拉机,重点发展自动导航、自动驾驶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动力换挡轮式拖拉机、具有动力换挡和无级变速技术的大型拖拉机等产品。二是收割机,重点发展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大喂入量谷物收获机、玉米联合收获机、采棉机、甘蔗收获机、高性能水稻收获机等智能化收获机械产品。三是小型农机装备,播种机重点发展玉米精密播种机、精量播种机等产品,整地机重点发展联合整地机、微耕机、耕整地机械、秸秆处理机械、打捆机械等产品,烘干机重点发展循环式谷物烘干机。
2.承载园区。主要承载园区为坊子区高端农业装备制造及零部件配套产业园。依托雷沃重工等龙头企业,发挥区位优势和产业集群效应,以高、精、尖和节能高效为目标,培育主导产品,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智能化水平,建成特色鲜明、技术高端、国内一流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园区。到2020年,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
3.龙头企业。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昌宁集团有限公司,高密春雨机械有限公司,山东雷鸣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红旗机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图5-3农机装备产业链全景图
4.重点项目。雷沃重工年产3000台260马力动力换挡轮式拖拉机项目,年产3000台12公斤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项目,高端农机具二期工程项目年;山东中鸿机械新型农业机械及零部件制造项目,昌邑昌荣机械年产17000台农业装备和工程机械项目,青州福丁车业玉米联合收割机生产项目,山东邦富机械插秧机制造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山东泰瑞汽车机电年产65000件农机配件加工项目,山东浩顺机械农机装备制造项目,山东中亚重工年产5000台套农业机械和5000台套工程机械项目。
(三)打造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1.发展重点。围绕汽车、机械、电子、化工、轻工和医疗等领域,重点发展机器人、数控装备、3D打印、仪器仪表等关键产品,攻克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设计制造技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装备产品,促进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领域标准化、模块化发展。一是机器人,重点发展安防机器人、医疗检测机器人、医疗保健用机器人、深海自主机器人、智能农业机器人、水文机器人等产品,突破基于声纳和水下视觉的高精度组合导航技术、多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二是3D打印,重点发展高端金属粉末、注射成形喂料、金属注射成形特种零部件以及精密零部件,重点突破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技术、金属件无模数字化精密成形技术、模具数字化再制造技术等3D打印工艺技术。三是仪器仪表,重点发展在线无损检测装置、在线高精度非接触几何精度检测设备、水文测量仪器、金属探测仪、车控微电机及车载电子产品、平衡动态测试仪、数控系统专用检测压法设备。四是数控装备,重点开发非标自动化设备、数控加工中心、全套自动化装备等高端智能装备,加快发展高速立式加工中心、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等高精密数控机床等智能成套设备。五是自动化生产线,重点发展PE(PVC、PP)双壁波纹管生产线、采煤机生产线、轮胎模具生产线、压力容器制造用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大型数控辗环机及自动化加工生产线等重点产品。
2.承载园区。一是滨海区智能机器人产业园区,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智能农业机器人、水文机器人等产品,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智能机器人基地。二是坊子区减速器和智能农机为主的智能装备特色园区,重点引进电子信息、控制技术等支撑环节企业,建设国内重要减速器研发生产基地和高端智能农机生产基地。三是高密市数控机床为主的特色智能装备产业园区,以通用机床为基础,以专用数控机床为突破口,打造高档数控机床生产集聚区。四是昌乐县工业机器人和高端装备为主的智能制造产业园区,重点发展锻造机器人、焊接机器人、低空无人机、涡喷发动机关键零部件。
3.龙头企业。山东帅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迈赫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潍坊西水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海纳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华创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山东矿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鼎成新材料有限公司等。
4.重点项目。大洋泊车智能泊车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华创机器人国产六轴工业机器人整机生产制造项目,山东迈赫“互联网+工业”体验中心及机器人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山东共达电声人机交互智能控制系统及扬声器项目,山东海纳海洋科技声纳视觉自主机器人项目,山东帅克机器人高精密减速器(高精度行星摆线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山东瑞杰年产12000台工业机器人项目,山东盛跃工业机器人及机器人精密减速器项目,山东矿机激光增材3D打印及修复技术成套设备项目、年产800台工业机器人成套系统装备项目。
(四)打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1.发展重点。大力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整车和关键部件龙头企业,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水平,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建设,组织实施一批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项目,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基地。一是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纯电动、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等产品,突破插电式混合动力、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汽车电子和轻量化材料等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以及自动变速器研发制造技术。二是特种汽车,重点发展搬运车、观光车、清障车、牵引车、环卫车、新能源房车、起重举升机、救护车等产品。三是汽车零部件,重点发展发动机组零部件、汽车自动变速器、商用车轮端产品、高强度薄壁灰铸铁缸体缸盖等产品,突破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控制、动力电池及其能量管理、电驱动系统三大关键技术。
2.承载园区。一是寿光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示范园,依托寿光东城工业园现有产业优势,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式发展,以山东泰汽控股集团、山东凯马汽车制造公司为龙头,建设新能源汽车载货车、专用车和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形成“双园并立”“双核驱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二是昌乐雷丁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依托朱刘新能源特色产业园,引进加拿大、日本、美国等国家世界一流的电控、电池生产技术,通过联营、贴牌生产或利用股权转让挂靠汽车集团等方式,打造以生产乘用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3.龙头企业。山东凯马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山东泰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比德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潍坊瑞驰汽车系统有限公司,福田汽车山东多功能汽车厂,北汽福田诸城汽车厂等。
4.重点项目。福田汽车山东互联网汽车产业基地,齐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专用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盛瑞传动年产30万台8档自动变速器项目、汽车自动变速器行星排总成项目,诸城市义和车桥新能源乘用车桥数字化工厂项目,比德文有限公司高速电动汽车项目,山东巨力新能源汽车项目,潍坊潍州电动车科技蓄电池搬运车、蓄电池观光车生产项目,潍坊汉唐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生产线项目,山东云内动力年产15万台商用车用柴油机项目,潍坊金成铝业年产80万件汽车铝合金轮毂项目,北汽福田诸城汽车厂工艺优化升级技术改造项目,潍坊国臣新能源电池年产1000万(组)电动车用电池项目,潍坊青特车桥青特高端车桥诸城生产基地项目,北汽福田诸城奥铃汽车技术改造项目。
(五)打造通用航空装备产业集群
1.发展重点。加快航空发动机、无人机等航空产品研发进程,对接国家重大专项,完善产业链条,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努力打造全省领先的通用航空产业体系。直升机,重点发展重型直升机、先进中型多用途直升机、先进轻型双发直升机。无人机,重点开发不同级别的固定翼和旋翼类无人机,突破微型任务载荷、自主导航、自适应控制、感知与规避、高可靠通信、适航及空域管理等关键技术。到2020年,建成全国通用航空示范园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通用航空制造产业基地。
2.承载园区。规划建设“二个园区、二个基地”。“二个园区”,即滨海通用航空产业园、青州通用航空产业园,“二个基地”,即诸城通用航空产业基地,昌乐通用航空产业基地。一是滨海通用航空产业园,建设通用飞机生产线、维修基地、飞机试飞跑道、航空俱乐部、通用航空培训学院、通用航空研究院、航材交易中心及配套设施,打造通用航空产业聚集区。二是青州通用航空产业园,建设直升机整机组装生产基地、航空维护托管中心、通用飞机研发中心、商务服务中心等,打造“通航小镇”。三是诸城市飞龙航空产业基地,建设生产制造区、试飞保障区、科研办公区及通用机场、通航俱乐部等,形成年产100架XL/XL-5通用飞机生产能力。四是昌乐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加快微型涡喷发动机关键零部件、低空无人机等型号无人机量产,组建通用航空公司,建设飞行学校、通用航空体验社区等。
3.龙头企业。山东飞龙航空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潍坊天翔航空工业有限公司,山东矿机集团,山东长空雁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山东亚泰机械有限公司。
4.重点项目。青州市通用机场项目,诸城市龙浩航空通用机场项目,滨海区皮拉图斯通用航空项目,潍坊一立涡喷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及涡轮增压器生产项目,壹大通通用航空项目,山东飞龙航空xl/xl-5通用飞机制造项目,山东长空雁年产140架低空无人机和1000套微型涡喷发动机关键零部件项目。

六、推进措施
(一)提升科技创新研发能力
1.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瞄准产业前沿和国际顶尖水准,以龙头企业、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为依托,科学布局和整合科技资源,规划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鼓励企业自建或共建研发机构,创建省级、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加快推进潍柴大机和中速柴油机研发创新平台、潍坊光电技术研究院、生物基材料研发平台、福田汽车研究院、帅克机器人研究院、山东海洋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启迪创新研究院新能源山东分院等研发平台建设,带动提升相关领域整体科研水平。支持高新区发挥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载体优势,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完善“蓝色智谷”科技综合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优化科技孵化器运行机制,加快市科技孵化中心、天盛滨海科研创意中心等创新孵化器建设。
2.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强化大型企业集团、龙头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传统优势装备制造业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智能化水平,支持重点企业申报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企业技术中心,鼓励动力装备、农机装备、智能制造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装备等重点领域龙头企业参与国家相关科技计划。发挥行业骨干企业主导作用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基础支撑作用,新建一批产业创新联盟,攻克一批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重点突破智能制造装备领域新型传感技术、模块化、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技术、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系统协同技术、故障诊断与健康维护技术和功能安全技术等核心技术研发。
3.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研究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指导意见,建立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健全以技术交易市场为核心的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服务体系,重点推进动力装备、农机装备、智能制造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装备等领域关键技术成果的转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鼓励通过股份制等形式,完善科技成果投资入股政策,深化产学研合作,建设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联盟承担产业技术研发创新项目。
4.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严格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深化知识产权创造、运营和保护。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市场化风险补偿机制,鼓励申请国外专利和商标注册。完善知识产权执法和审判机制,健全快速维权援助体系,推进专利确权与侵权仲裁的无缝衔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协作联动机制,常态化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专项行动,切实保障人才合法权益。建设利用好潍坊市知识产权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和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推动知识产权商品化、资本化、金融化。
(二)提高装备制造智能化水平
1.推进产品制造智能化。加快传统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变。支持潍柴动力、福田雷沃、盛瑞传动等重点企业大力研发智能化动力装备、农机装备等前瞻性产品,加大工业电子、嵌入式工控软件、高精度智能传感器等技术在装备制造产品上的应用比重,提高装备产品高端化、智能化水平。推动重大成套装备向精密化、数字化、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装备制造由传统制造方式向智能制造方式的转型升级。
2.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基地。积极营造良好的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环境,加快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促进智能制造产业链整合、配套分工和价值提升。围绕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发展方向,选择智能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及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与应用服务等较为集中的产业集聚地和产业园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两化深度融合,初步形成从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到高端专用成套设备,从硬件、软件到信息技术集成服务的智能制造产业链。突出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突出龙头企业引领带动,扶持基地内一批骨干企业发展。依托各地产业发展基础和优势,打造高端企业集聚、产业链条健全、服务功能完善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培育建设2个以上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智能制造示范基地。
3.实施“机器人应用”专项计划。开展应用智能化、自动化机器技术改造工作,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采取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等形式,分类组织实施机器人应用专项计划。开展行业示范推广,以项目推进、工程示范、行业推广为主要手段,择优确定机器人应用100项示范项目。组织开展“一业一策”,围绕汽车制造、石化盐化、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造纸包装等潍坊传统行业需求,确定若干细分行业,探索机器人商业推广和营运模式。发挥第三方机构集成服务作用,建立上下联动的机器人应用协同推进机制,支持和鼓励第三方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大力开展企业机器人应用推广应用工作,为企业提供方案改造、设备采购、设备租赁、金融服务、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等服务。
(三)全面实施“绿色制造”工程
1.开展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行动。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发展,加快装备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大力研发推广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利用、重金属污染减量化、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废渣资源化、脱硫脱硝除尘等绿色工艺技术装备,加快应用清洁高效铸造、锻压、焊接、表面处理、切削等加工工艺,实现绿色生产。加强绿色产品研发应用,推广轻量化、低功耗、易回收等技术工艺,持续提升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水平,加快淘汰落后产品和技术,引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2.实施资源高效循环利用计划。支持企业强化技术创新和管理,增强绿色精益制造能力,大幅降低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水平,持续提高绿色低碳能源使用比率,在特色产业园区和基地开展分布式绿色智能微电网建设,控制和削减化石能源消费量。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促进企业、园区和基地、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强化技术装备支撑,提高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旧金属等综合利用水平,促进制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推行生态设计,提升产品节能环保低碳水平,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建设绿色工厂,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发展绿色园区和基地,加快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和物流体系,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支持企业实施绿色战略、绿色标准和绿色生产,强化绿色监管,开展绿色示范工厂和绿色示范园区创建活动,全面构建绿色制造产业体系。
(四)深入推进“互联网+高端装备制造”工程
1.加快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面向工业生产应用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为潍坊市装备制造业实施智能制造提供宽频、安全的信息化基础支撑。统筹潍坊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潍坊市通信管线、基站等信息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加快光纤入户、4G通信和无线局域网建设,全面推进“三网”融合。推进企业互联网建设,加快推进新一代无线宽带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光纤入户和三网融合,推进产业集聚区光纤网、移动通信网和无线局域网的布局和优化,实现信息网络宽带化升级。全面推进下一代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融合发展,开展网络新技术现网试验和应用示范,提高面向工业应用的网络服务能力。
2.推动“互联网+生产制造”发展。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融合试点,支持企业发展行业网络协同制造,为制造企业提供技术、产品和业务撮合。推动制造企业开展O2O(线上线下)、柔性制造、大规模个性定制等制造模式创新试点,促进基于产品的传统制造模式向基于消费者个性需求的新模式转变。充分发挥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研发、生产、营销、管理等环节。鼓励骨干制造企业运用智能传感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生产设备互联、设备与产品互联,建设自动化车间。加快汽车制造、石化盐化、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造纸包装等行业智能检测监测体系建设,发展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应用。开展物联网示范应用,打造一批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物联网公共服务。
3.推进工业云平台建设。依托生产企业、信息化服务商、科研机构,成立工业云产业联盟,建设工业公共云服务平台,开展产品设计、制造、管理和商务各环节在线协同,提升供应链整体运行效率。推动工业软件、数据管理、工程服务等资源开放共享,推进制造需求和社会化制造资源的无缝对接。围绕工业企业产品研发、生产控制与优化、经营管理、节能减排等关键环节,提供专业定制、购买租赁、咨询服务等多层次的云应用信息化服务,解决企业投入不足、数据资源利用不高、高端人力资源匮乏、个性服务满足度低等行业共性问题。建设潍坊市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云平台,集中展示和推广各行业领先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鼓励大型企业集团建设云服务平台,服务周边地区和中小型企业,实现产品设计、制造、销售、管理等生产经营各环节的企业间相互协同,构建网络化企业集群。
4.促进工业大数据集成应用。支持第三方大数据平台建设,推动大数据在工业行业管理和经济运行中的跨领域、跨平台应用。开展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发展基于工业大数据分析的工艺提升、智能排产、过程控制及能耗优化等智能决策与控制应用。支持和鼓励典型行业骨干企业在工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产品营销及服务等环节的智能决策水平和经营效率。支持企业建立客户大数据库,开展用户消费行为分析,提升精准营销、精细服务水平。重点在汽车制造、石化盐化、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造纸包装等传统行业开展基于工业大数据的新一代商业智能应用试点,挖掘利用产品、运营和价值链等大数据,实现产业重构和流程再造,促进信息共享和数据开放,实现精准决策、管理与服务。推动企业产品、市场等有关数据的交换、交易和流通,建立经济运行动态监控和预测预警。
(五)广泛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1.推动优势产能境外输出。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实施“走出去”战略,发挥产业技术和规模优势,把扩大境外投资与化解富余产能、推进转型升级结合起来,不断提升产业投资合作水平。支持企业实现国际化发展,强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责任意识,着力培育一批本地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推动企业境外上市、境外研发和跨国并购。鼓励福田雷沃重工等农业装备制造企业到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开展加工装配;支持潍柴集团、豪迈机械等装备制造企业到印尼、泰国、俄罗斯等国家投资建厂;推进瑞其能电气、五洲电气等企业参与国际风电、太阳能光伏项目投资和建设,推动歌尔声学、共达电声等大型骨干企业引导民营企业走出去。
2.共建共享国际产能合作园区。创新产业园区办园模式,推进产业园区科学运营和国际合作,推行中外“共建、共管、共享”管理模式,探索引进外放知名企业独立运营或合伙运营园区建设与管理新思路。推动骨干企业到境外建设产业园区、科技园区、经贸合作区等,通过专业化园区运营整合各类生产要素,搭建产业合作平台,吸引上下游产业链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布局,促进集中集群发展。鼓励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动力装备产业联盟走出去,建立研发、生产、营销体系,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和综合能力。充分发挥现代产业优势,深化与重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引进资源、人才、技术、项目,加快建设国际合作产业园区、项目示范区。推进省级以上开发区国际化,促进省级以上开发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转型升级,重点推进潍坊滨海产业园、潍城中韩养生产业园、中马临港物流园以及中德合作4.0产业园等中外合作园区建设,深入对接国家“十大中英科技园区共建计划”,力争有1处“中英科技园区”在潍坊落地建设。
3.加快建设境外产能合作研发基地。集成境外优势技术资源,支持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设立境外研发机构,采取收购、合资等方式,建立独资或合资技术研发中心。鼓励在欧、美、日、韩和台湾等发达国家或地区设立研究机构,搭建境内外技术创新合作平台,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以境外研发投资推动市场国际化、业务全球化发展。推动歌尔声学在美国、欧洲建设电声器件研发中心,共达电声在丹麦建设声学元件研发中心,潍柴动力在意大利建设海洋动力装备研发中心,福田雷沃重工在欧洲建设农业装备技术研发中心,盛瑞传动在德国、英国建设研发中心。加快建设中国(潍坊)国家级创意设计产业综合集聚区、“山东半岛工业设计中心”产业孵化器,加快推进美国旧金山潍坊硅谷孵化器和中美技术交流中心等项目建设。
(六)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1.加快发展工业设计。完善工业设计发展载体。推动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鼓励工业企业剥离设计服务,成立独立工业设计企业。支持大型工业企业设立互联网型工业设计机构,发展工业设计资源网上共享、网络协同设计、众包设计、虚拟仿真、3D在线打印等互联网工业设计新技术、新模式。开展工业设计创新示范试点。鼓励开展工业设计相关基础研究,支持工业设计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等方面的研发应用,推动制定设计行业标准。引导企业优化工业设计。推动制造企业与电商企业开展新产品预售体验、消费行为分析,支持建设基于互联网的3D打印创意社区,发展开源共享设计方案,探索个人工厂、社区工厂商业化运作。积极申报国家工业设计奖,举办工业设计大赛和设计周活动,构建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工业设计成果。汽车制造、石化盐化、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造纸包装等产业的对接。
2.大力推进研发服务。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应用研究和试验活动,推动域内高校及科研院所联建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向社会开放服务。发挥研发服务对提升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作用,建立支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研发服务体系,促进专业研发服务企业发展壮大。加快产学研合作,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及平台,推动组建一批具有地方产业特色和具备较强竞争力的研发服务机构。加强同重点高校和国家级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对接,争取合作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研发创新平台,推动产业技术研发机构面向产业集群开展共性技术研发。扶持一批专业化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企业,构建多领域、网络化的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体系。鼓励企业将技术开发部门注册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发中心,独立承接研发业务。
3.加快发展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围绕机器人、3D打印、仪器仪表、高档数控机床等产业需求,加快国家级质检中心、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省级授权质检机构等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检验检测和计量测试、研发中试、标准制修订、检测技术和方法研究、高端人才吸聚及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等作用。大力建设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潍坊中心),加快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推进标准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协同发展。充分发挥认证认可对智能制造的规范和促进作用,推动技术服务机构检验检测认证结果和技术能力实现国际互认。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改革,加快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社会化、市场化运作,发展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流程的分析、测试、计量、检验、检测、认证等公共技术服务。
(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1.突出产业链招商。按照构筑大平台、招引大项目、集聚大产业的要求,围绕招商重点,创新招商方式,优化服务环境,形成招大引强、招新引优的产业链招商新格局。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重要环节、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努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动态评价及管理机制,实施精准招商,完善产业链条。
2.推进区域合作招商。加强与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地区在产业、技术、人才、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对接,着力引进科技、智力、产业资源,加强同长三角地区在经济、科技、教育和人才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推进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舟山群岛新区、苏州工业园等重点经济园区的对接。加强同青岛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相关科技领域的合作对接。
3.深化重大节会招商。借助风筝会、鲁台会等重大节会,推介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开展定向招商。引导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广交会、津洽会、投洽会、高交会等国家(地区)节会,开展动力装备、智能制造、农业装备等领域招商。组织参加西洽会、西博会、渝洽会,组织重点企业产品展览展示和项目对接活动。举办中日韩产业博览会,不断扩大招商成果。
(八)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1.强化质量品牌建设基础。引导装备制造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标准,推进相关标准体系覆盖产品设计、生产、检验、包装、储运、使用等全过程。支持企业参与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制定,实行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企业能耗、排放标准。完善检验检测技术保障体系,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鼓励建立专业检测技术联盟。支持行业组织发布自律规范或公约,开展质量信誉承诺活动。
2.加快提升装备制造产品质量。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组织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质量技术,提升装备制造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和使用寿命,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支持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全面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加强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开展质量安全培训、诊断和辅导活动,提升装备制造业产品质量。
3.扩大装备制造业品牌影响力。鼓励扶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提升品牌层次,扩大品牌影响。引导企业制定品牌发展规划,采取收购、兼并、控股、联合、委托加工等方式,扩大品牌产业链和品牌经营规模。实施品牌梯队培育计划,引导企业增强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加速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品牌国际化步伐,鼓励外向型企业开展马德里体系、欧共体协调局、比荷卢联盟等境外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支持企业并购境外知名商标,创立潍坊制造品牌良好形象。

七、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协调
1.建立工作推进机构。成立潍坊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统筹协调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建设重大问题,市政府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负责有关日常工作。
2.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建立企业问题直报制度,以企业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对企业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遇到的问题,直报有关主管部门,有关部门及时加以解决。建立部门会商制度,对基地建设和企业发展问题,每季度进行集中研究,确保基地建设顺利进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企业发展环境。
3.建立督查评估制度。建立统计分析、绩效评估和监督考核机制,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方案实施情况督查,重点督查工作进展、项目建设、政策落实等进度和实施效果,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每年聘请第三方机构开展专业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和调整工作措施,加快推进产业发展。
(二)加强财税政策支持
1.打造“零成本”创新创业环境。支持个人、企业、投资机构、行业组织等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或管理运营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载体,打造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支持创建高层次创业孵化基地(园区),对评估认定为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创业示范园区,在省级奖补的基础上,市级再按照省级标准的50%给予一次性奖补。对评估认定的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创业示范园区,给予每处10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其中,直接购买或租赁已开发闲置房地产楼盘作为创业孵化基地(园区)的,奖补标准提高到200万元。高校毕业生在指定的创业孵化器外租用经营场地创办小微企业,自注册登记之日起正常运营6个月以上并吸纳3人以上就业的,给予最长2年、每年最多5000元的租金补贴。
2.加快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等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先进装备制造业税收减免、返还政策,鼓励装备制造企业重大技术装备、基础工艺和关键零部件技术研发和改造。落实国家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所得税优惠政策,对科技型小微企业,以国家优惠数额为基数,按30%的比例给予奖励。对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动力装备、农业装备、海工装备与高技术船舶、通用航空、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八大领域的装备企业技术转让所得,实施所得税优惠政策。支持企业智能工厂、工厂机器人推广项目,对符合标准条件的,给予一定奖励。
(三)拓宽产业融资渠道
1.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对于处于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互联网众筹创新项目,有资金需求的,企业向市、县科技部门提出申请,由各级天使投资基金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加强与国外基金合作,加快建立跨境并购基金,鼓励企业与境外掌握核心技术、拥有知名品牌、掌握市场资源的成长型、科技型企业开展战略合作。
2.吸引国内外产业基金入驻潍坊。加快打造“潍坊基金谷”,重点对接北京约瑟投资、中信产业投资、鲁信创业投资、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德同资本、上海长江国弘投资等机构,借助产业基金专业运作模式和资源,吸引国内外产业基金入驻潍坊,吸引各类资本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
3.创新信贷支持方式。对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加大资金投放力度,在贷款利率、期限、额度上给予重点倾斜。对实施“机器换人”、“智能工厂”改造的企业,适当扩大贷款抵质押品范围。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力度,对于符合条件的各类创业人员,可申请最高额度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政府给予同期贷款基准利率上浮不超过3个百分点的贴息。对于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可申请最高额度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政府给予同期贷款基准利率50%的贴息。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小微企业贷款,超过全市平均增幅的部分,按1%的比例提供风险补偿,推动增加小微企业信贷投放。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加快高端人才引进培养。加大装备制造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培养造就一批掌握现代经营理念、具有全球视野的现代企业家和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实施鸢都产业领军人才(团队)工程,集聚“高精尖缺”创新创业高端人才和团队,打造高端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队伍。实施鸢都学者培养工程,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及其他学术机构和社会组织中,遴选在一线从事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共性技术研究的高层次创新型学术学科或专科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带动建设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实施海内外柔性引智工程和博士硕士集聚工程,鼓励企业采取兼职聘用、联合攻关、项目合作等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引进工程,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重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引进一批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 
2.完善企校合作模式。结合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重点企业需求情况,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在合作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培训等方面深度合作,建立政府、企业、学校沟通合作机制。创建高端装备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邀请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来潍建立分院分所,加快高端装备领域相关专业的技术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推动潍坊学院、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与山东迈赫、山东帅克、大洋泊车等重点企业对接,建立稳定高效的“企业技术骨干进课堂”模式,实现课堂教学与岗位技能需求高效无缝对接。
3.创新人才发展机制。健全人才培养开发、流动配置、评价激励等政策体系,完善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优化人才服务保障,在安居落户、配偶随迁、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方面提供便捷高效服务,搭建交流经验、交换信息、共享资源、寻求合作平台。加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建设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或工作站。支持人才创业和项目研发,定期举办潍坊海内外英才创业周等活动,搭建人才、项目、科技、金融合作交流平台。支持高层次人才承担国家“863”和“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等。
4.开展股权和分红激励改革。支持高等学校、医疗机构、科研院所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及分红激励试点,促进研发者和创新者合理分享产品收益。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期权、技术入股、股权等多种形式的奖励,对职务科技成果完成人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奖励,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开展自主创新和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5.建立专家智囊库。建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联盟,邀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等有关专家,组建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动力装备、农业装备、海工装备、通用航空、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专家库,从技术开发、校企合作、人才引进培育、项目论证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我们的承诺:
16年品牌,更保证信誉;
顶级才智,更专业规范;
专家对话,更直接及时;
相比价格,更超值划算;
上千案例,更贴近实用!
[返回] [留言板] [打印]
 
新闻中心 | 专家专栏 | 行业专栏 | 资讯专栏 | 创业创新 | 资源中心 | 销售中心 | 关键词 | 法律申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收费问答
版权所有:济南麦肯锦鸿管理咨询中心 总部地址:山东济南市文化东路29号三箭吉祥苑C座1-1104
总部电话:0531-88931929(传真) 15069190968 邮箱:laomu8@163.com QQ:353351933
芜湖:无为中瑞商务中心 长治:紫金西街馨月花园 西宁:建新巷凤凰花园 乌市:人民路121号
旗下: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报告范文 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可行性研究报告
Copyright@2006-2021 maiken8.com. Reserved 鲁ICP备09069317号-17 鲁公网安备37010202000600号
本站关键词: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报告,商业计划书,融资计划书,投资计划书,项目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