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7号)、《内蒙古自治区党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落实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推动东部盟市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内党发〔2017〕4号),根据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着力推进创新创业,着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构建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着力提高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着力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我市的发展活力、内生动力和整体竞争力,推动全市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提升,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赤峰提供强大支撑。
二、发展目标
力争通过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使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推动资本、劳动力、创新能力等要素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升,产业产品向中高端迈进,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显著改善,重点行业和企业具备较强竞争力,新的发展动能持续壮大,形成多层次、高质量的供给体系。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地区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跨越发展。
三、重点任务
(一)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1.做优做强传统优势特色产业
(1)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基地。赤峰市建设京津冀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已列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制定的《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规划(2016-2025)》、国家“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十三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和风电发展规划,积极开展相关前期工作,尽快全面启动赤峰市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主的京津冀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建设。(市发改委、经信委)
(2)打造新型化工生产基地。依托我市的煤炭、非金属资源、生物质资源,积极发展煤化工、氟化工、玉米生物化工,打造新型化工生产基地。立足赤锡水煤合作,突出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着力打造克旗经西新型煤基能源化工园区、大板煤电化循环经济产业园区2个现代煤化工园区。依托莹石、硅石等非金属资源及产业基础,培育壮大氟化工产业,积极推进氟-硅联动产业,打造林西、敖汉、克旗等氟化工产业基地。围绕玉米深加工,打造元宝山、宁城两个生物化工产业集群,壮大生物化工产业。(市经信委、发改委、国土局、环保局)
(3)打造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实施探矿增储工程,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按照“整合资源、集中冶炼、精深加工”的原则,推动矿山、冶炼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大力发展深加工。加快推动赤峰金峰40万吨阴极铜、金剑铜业40万吨阴极铜退城入园搬改扩工程,集中打造国家铜冶炼深加工基地。推动赤峰“中国有色金属之乡”向“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基地”的升级转变,打造中国铜都、北方锌都。(市经信委、发改委、环保局)
(4)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加快构建以肉类、粮食、蔬菜、禽蛋为主导,以酒奶饮料、林果花卉、糖类制品、山野产品、保健产品为支点的高标准食品工业体系。规划建设赤峰食品集中加工园区。突出抓好食品精深加工,精心打造绿色、有机特色产品品牌,推动实现食品加工输出的标准化、安全化、生态化和高端化。(市经信委、农牧业局、发改委、财政局)
2.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1)加快发展蒙中医药产业。建立道地药材生产质量现代管理体系,推动优良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种植。推进蒙中药提取物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快新药、特药中试和产业化速度。促进天然药物生产方式与国际接轨,推动赤峰蒙中药进军国内外市场。引导重点研发平台和龙头企业产学研合作,推动基因工程药物研发、中试和产业化,发展壮大生物医药产业。(市科技局、卫计委、经信委、工商质监局、食药监局、发改委)
(2)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推动浩克新能源汽车产学研基地与奇瑞集团战略合作,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产业。加快深圳拓佳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壮大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打造太阳能光伏组件制造基地,培育发展清洁能源设备制造业。引进和培育通航装备及飞行器材制造业,规划建设通航装备器材生产制造园区。(市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局)
(3)加快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产业。打造蒙东地区大数据中心和大数据基地,加强大数据云计算应用服务,建设立足赤峰、服务蒙东、辐射周边、面向全国的大数据服务中心。(市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局、商务局)
(4)培育新材料产业。积极发展铜、钼、铅、锌、锡等多金属复合材料。依托非金属资源,积极培育非金属新材料产业。推动元宝山盛森硅业硅、锆系列产品产业化,打造纳米材料产业基地。(市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局)
3.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1)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推动红山物流园区、松山物流园区、赤峰商贸物流城、和美工贸园区一体化发展,全面打造赤峰物流核心区,推动建设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促进现代流通向农村牧区延伸,加快完善县乡村物流体系。加快跨境物流交易平台建设,积极推动赤峰保税物流中心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市商务局、发改委)
(2)大力发展金融业。吸引域外金融机构入驻赤峰,加大推动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工作力度。支持各类非上市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直接融资。积极发展网络金融等新型金融业态,推动金融服务型转型升级。(市金融办、财政局、银监分局、人民银行赤峰市中心支行)
(3)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推进红山物流园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加快赤峰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构建农村牧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推动电子商务向农村牧区延伸。(市商务局、发改委、财政局)
(4)大力发展旅游业。依托自然、人文资源和产业基础,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带动全市旅游业提档升级。打造世界地质奇观草原风情旅游区、契丹辽文化和原生态草原体验旅游区、大漠休闲和文化访古旅游度假区、森林生态和冰雪运动休闲度假区、环中心城区生态休闲体验区五大旅游片区。将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打造成世界知名的旅游景区,推动阿斯哈图石林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打造契丹辽文化国际旅游品牌。依托沙湖、冰雪、温泉、森林等资源,发展旅游特色小城镇、自驾游、生态休闲游、特色野外环境体验游、体育运动休闲游、康养度假游、乡村休闲游。打造文化、体育及节庆旅游品牌,打造跨省区域旅游合作品牌。(市旅发委、文新广局、发改委、体育局、文旅集团、财政局)
4.着力推进农牧业现代化
(1)加强粮食产销能力建设。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百亿斤粮食增产工程。积极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试点、耕地轮作试点、秸秆还田和深松整地试点;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按照“市场化收购+补贴”粮食收储新机制,加快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新建、扩建一批粮食仓储和物流设施。提高粮食生产安全保障。(市农牧业局、商务局、发改委)
(2)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作物种植比重,推进蔬菜、中草药、甜菜、花卉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发展高水平设施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现代旱作农业。支持优势区域发展籽粒玉米生产,鼓励农区养殖聚集区和农牧交错带发展粮饲兼用全株青贮玉米生产。鼓励北部旗县区发展旱地特色小麦。优先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谷子、绿豆、荞麦等杂粮杂豆。逐步扩大高蛋白大豆、加工专用大豆种植面积。马铃薯主产区提高适合主食产品开发的品种种植比例。(市农牧业局、水利局、财政局)
(3)推进畜牧业标准化建设。加强肉牛、肉羊、猪禽等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及育种场建设,以生猪、奶牛养殖大县为重点,组织参与开展国家畜牧养殖大县种养结合整县推进试点,支持原有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升级改造。(市农牧业局、发改委、财政局)
(二)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1.优化城镇发展布局,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次中心城市为副中心、以旗县城关镇为枢纽、以重点小城镇为节点,构建布局合理、梯次分明、功能互补、产业配套的新型城镇体系。推动红山区、松山区、元宝山区、喀喇沁旗协同发展,打造京津冀城市群与辽沈城市群之间百万人口以上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发展特色经济为支撑,打造一批独具魅力的特色小镇。(市住建委、规划局、发改委、旅发委)
2.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转移。推进《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赤政发〔2016〕50号)的实施。按照“高端人才优先化、本地农牧民市民化、外来人口本地化”的原则,积极推动我市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及时给外来人口落户。(市公安局、发改委、住建委、教育局、人社局、卫计委)
3.提升城镇化质量。坚持产城融合发展,推动产业集聚区向城镇及周边集中,要素入园,通过产业集聚发展带动城镇发展升级。优化赤峰城区东部工业经济走廊发展,促进中心城区的新老城区、各组团片区、城乡结合部的同步融合,积极推进公共资源、公共服务、市政设施均衡配置。加快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程。积极推进国家批准的赤峰市元宝山区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棚户区改造,将农林场纳入当地城镇体系规划,推进林区、垦区就近或易地城镇化。(市住建委、发改委、经信委、金融办、财政局)
(三)着力推进创新创业
1.突出抓好重点创业工程。开展国家级和市级“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贯彻落实 “创业内蒙古”行动计划,实施“创业赤峰”工程,开展“众创空间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创业培训”三项工程。全面开展“创业培训+创业实训+电商培训”的创业培训新模式,打造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深入实施创客逐梦计划、创业筑巢计划、创业领航计划、融资畅通计划、青年创业计划。(市人社局、科技局、财政局、经信委、教育局)
2.推进重点领域科研成果转化。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专项支持,加大新材料、医药、生物化工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推进新产品、新技术中试和产业化。组建生物医药等产业基金,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市科技局、发改委、财政局、经信委)
3.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鼓励科技型企业引进国家“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专家,积极承接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实施好赤峰市“玉龙人才”工程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带动工程。通过院士专家工作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及重大科研合作等,引进领军人才,培养本土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推进赤峰市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改革试点,加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人社局、科技局、财政局、发改委)
4.推进重点创新平台建设。加强院士工作站建设,强化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设立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在现代农牧业机械、医药、生物育种等领域,加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工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争取国家开展科技创新企业投贷联动等金融改革试点。(市科技局、发改委、财政局、经信委、人社局、金融办)
5.打造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赤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进入实质性审核阶段。下一步准备迎接国家科技部评审专家组的评审验收。(市科技局、高新区管委会、发改委)
(四)着力推进全面深化改草
1.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1)持续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服务效率。深化行政审批及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全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大力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推进“多证合一”,提高商事登记便利化水平。(市编办、财政局、发改委、工商质监局)
(2)推进政府监管体制改革。根据市、旗县区两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通过权力下放、依法委托等措施,推进执法重心下移。整合市场执法主体,重点在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监、公共卫生、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农牧林水、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商务等领域推行综合执法,支持有条件的领域推行跨部门综合执法。2017年底前,市本级实现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行政处罚权集中行使。(市编办、住建委及相关部门)
2.推进重点领域专项改革
(1)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深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工作,按照国有林场改革方案确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要求,确保 2017年底全面完成国有林场改革任务。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完成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改革试点工作。(市林业局、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
(2)推进农垦集团化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加快出台赤峰市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推动国有农牧场改革。(党委农工部、市财政局、农牧业局、发改委、人社局)
(3)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积极争取扩大大用户直供电规模。配合蒙东电力改革。推进巴林右旗、赤峰经济开发区有色产业园区开展特色园区增量配电试点工作。(市经信委、国网供电赤峰公司、发改委、财政局)
(4)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完善国有企业治理模式和经营机制,尽快完成企业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方面的工作。梳理“三供一业”相关工作,尽快完成“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健全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机制,推行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市工商质监局、国资局、经信委)
3.释放民营经济活力。建立区域性股权市场与新三板合作对接机制,鼓励和支持更多优秀民营企业到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与新三板试产募集资金。积极争取自治区股权交易中心、自治区产权交易中心设立分支机构,为民营企业上市创造便利条件。(市经信委、发改委、国资局、金融办、工商联、银监分局、人民银行赤峰中心支行)
(五)着力构建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
1.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1)推进与俄蒙毗邻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争取规划建设查干花至林西至西 乌旗至珠恩嘎达布其口岸高速公路,实现口岸与葫芦岛、锦州、绥中等港口之间的高等级通道。(市交通局、发改委、外事办)
(2)加强重点开放合作平台建设。重点做好推广复制进口商品直营店、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积极开展与天津自贸区项目合作、推动设立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和国际互换局、加快综合保税区申建工作。(市商务局、发改委、外事办、满洲里海关驻赤峰办事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3)深化经贸与产能合作。支持重点企业参与俄蒙矿产、能源等资源开发,鼓励农牧业龙头企业与俄蒙共建农牧业合作区。积极发展外贸物流集散节点。推进赤峰“赤满欧”班列常态化运行。(市商务局、经信委、农牧业局、发改委、外事办、满洲里海关驻赤峰办事处)
2.深化与国内重点区域的务实合作。用好内蒙古与东北三省行政首长协商机制平台,推进与辽宁省朝阳市、锦州市共同打造海陆合作示范区。推动我市与京津冀经济区融合发展,主动承接京津冀一般性制造业、商贸物流、云计算后台服务等产业转移,深化京蒙区域在清洁能源保障、农畜产品供销、社会事业等领域的合作帮扶。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合作,争取与沿海地区建立对口合作关系和合作机制,推进产业合作。(市投资促进局、商务局、农牧业局、人社局、科技局、经信委、发改委)
3.提升内外资利用规模和水平。组织建立“赤峰市利用外国政府及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库”,积极做好列入备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面向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开展定向招商、精准招商,实现定向承接。(市商务局、发改委、金融办、财政局、银监分局、人民银行赤峰中心支行、投资促进局)
(六)着力提高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
1.加强铁路建设。加快赤峰至京沈高铁喀左站铁路、京通铁路电气化改造、叶赤铁路扩能改造建设;加快实施赤大白铁路轨道技术改造工程,使之具备开行客运列车条件。(市铁路办)
2.加强公路建设。推进高速公路网络化,全力抓好国家规划的重点高速公路我市境内段工程建设。推进普通国省干线升级改造,尽快开工建设乌丹-天山一级公路。(市交通局、发改委)
3.加强机场建设。加快发展民用机场和通用航空。加快赤峰玉龙机场改扩建和林西运输机场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积极推进阿旗机场、敖汉羊场机场、左旗上京机场等10个一类通用机场的规划建设。(市机场办、发改委)
4.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镇市政道路、综合交通枢纽等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加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大供气、供热、供电、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通信等设施升级改造力度,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市住建委、发改委)
5.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建设中心城区防洪工程及环城水系、水源地搬迁工程和老哈河上游水源地涵养工程。建成完工三座店水利枢纽向中心城区引供水、打虎石水库向宁城工业园区引供水工程。开工建设东台子、琥珀沟等大中型骨干水利枢纽。加快推进毛都花水库和德日苏宝冷水库向右旗工业园区供水前期工作,着力推进LXB调水和“引嫩济锡”调水赤峰支线工程前期工作。重点抓好西辽河重要干、支流治理,实现重要河流险工险段基本达标。加快农村牧区农田水利、饮水安全等水利工程建设。(市水利局、财政局、发改委)
6.加强能源通道建设。立足赤峰建设京津冀清洁能源基地,推进赤峰至华北电力输出通道建设。开工建设赤峰至朝阳天然气管道,加快“汽化赤峰”项目建设。(市发改委)
7.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高速、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着力加强面向“互联网+”、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骨干网节点升级,实现地区互联网与国家骨干网直连。基本建成覆盖城乡、高速畅通、技术先进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市经信委、发改委)
(七)着力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1.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
(1)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退化林分改造等国家重点工程。全力抓好环中心城市50公里半径生态经济圈建设。大力推进公路、城镇、村屯、矿区园区等重点区域绿化工作。(市林业局、发改委、财政局、农牧业局、住建委)
(2)实施草原生态建设工程。继续实施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严格执行基本草原保护、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市农牧业局、财政局、发改委)
(3)实施沙地治理工程。加强沙地综合治理,突出抓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工程和百万亩沙化土地综合治理试验示范、百万亩山杏退化林分改造、百万亩高效丰产经济林、百万亩樟子松、百万亩文冠果“五大基地”建设,逐步恢复沙地林草植被。(市林业局、农牧业局、发改委、财政局)
(4)实施水土保持和湿地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继续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全面禁止湿地开垦,实施退耕还湿、退牧还湿。推进重点流域生态和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市环保局、发改委、水利局、农牧业局、林业局)
2.推进环境治理恢复
(1)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落实自治区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意见》,推动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围绕提高资源产出率,着力构筑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产业园区为平台、产业链条为主线的循环经济基本框架,建设循环型企业、循环型园区、循环型产业和循环型社会“四位一体”的循环经济体系。(市经信委、发改委、环保局)
(2)大力推动节能低碳发展。实施工业能效赶超计划和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支持煤炭、电力、有色金属等行业节能减排升级改造,开展高耗能行业能效对标达标活动。(市经信委、发改委、环保局、财政局)
(3)加强主要污染物防治。深入实施《赤峰市中心城市大气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推进大气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工程建设,加快燃煤锅炉污染物排放提标改造,开展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推进原煤散烧整治。全面实施《赤峰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推进“十小”行业关停取缔,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大力实施工业集聚区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赤峰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加快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区域重点行业企业提标升级改造步伐,防范建设用地新增污染,有序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严格监管各类土壤污染源。探索建立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市环保局、水利局、农牧业局、国土局、发改委)
(4)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喀喇沁旗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改善采煤沉陷区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市发改委、国土局、经信委、财政局)
3.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1)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加快完成生态红线和永久性农田、基本草原、林业、水资源红线划定工作。落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和重点区域、流域、行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市环保局、发改委、农牧业局、林业局、水利局、国土局)
(2)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对自然资源资产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编制完成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变动表,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和自治区实施细则,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全面实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市委组织部,市国土局、统计局、审计局、发改委、环保局、农牧业局、林业局、水利局)
(3)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落实草原保护、湿地保护修复、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和耕地轮作等制度。推进实施草原、基本农田、水资源、林业等红线管理制度,将主要环境资源要素控制在各类红线范围内。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将全市基本农田纳入保护补偿范围。建立地区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争取纳入京津冀水源涵养区生态补偿试点。提取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保证金,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机制。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市委组织部,市环保局、农牧业局、林业局、水利局、国土局、发改委、财政局)
(4)改革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实行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国家《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 <http://zfs.mep.gov.cn/gz/bmhb/gwygf/201611/t20161124_368124.shtml>和《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建立和推行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市环保局、发改委、水利局、国土局)
(八)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1.推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1)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面实施农村牧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大力扶持公办与民办幼儿园发展,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切实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条件基本均衡。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职普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切实提高民族教育各学段办学水平。(市教育局、财政局、发改委)
(2)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重点加强旗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一批苏木乡镇卫生院、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市和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深入实施蒙医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建设工程,提升蒙医中医服务能力。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市卫计委、财政局、发改委)
(3)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快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形成场馆服务、流动服务和数字服务相结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构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体系,探索创新保护与利用文化遗产的新路子。围绕契丹辽文化资源的保护承传和开发利用,规划建设系列地址公园、展馆、文化产业园。(市委宣传部,市文新广局、财政局、发改委)
(4)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深入开展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实现旗县区全民健身中心、乡镇苏木小型健身广场的全覆盖。(市体育局、财政局、发改委)
(5)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等专项计划,做好蒙古语授课高校学生就业工作。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统筹推进农牧民转移就业。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促进劳动者自主就业。健全面向所有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形成公益性岗位托底就业的良性机制。完善就业失业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失业预防和调控。(市人社局、教育局、财政局、发改委)
(6)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实施和细化《赤峰市全民参保登记实施细则》,通过实施全面参保登记逐步将游离于制度之外的应保未保人员纳入参保范围。组织落实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政策,及时办理参保人员转移接续手续。落实养老保险制度,确保将适龄人员纳入养老保险范围。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面,积极稳妥地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工作。2020年,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0%和95%以上。(市人社局、财政局)
2.继续实施重大民生工程
(1)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认真执行《赤峰市“十三五”产业扶贫规划》,扎实推进产业扶贫。规划建设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强的扶贫产业园。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推广“产业园区+易地扶贫搬迁”模式。大力推进金融扶贫。努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2017年实现克旗和松山区2个区贫县摘帽。(市扶贫办、人社局、发改委、财政局)
(2)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统筹推进城镇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国有林区(场)棚户区改造,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市住建委、发改委、财政局、林业局、国土局)
(3)实施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工程。继续实施元宝山区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改善工矿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工矿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市发改委、财政局、国土局)
(4)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加强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牧区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力度,重点实施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建设卫生厕所。持续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市住建委、财政局、发改委)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政策保障。积极与国家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各项政策措施对接,争取国家加大对独立工矿区、采煤沉陷区等资源型地区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争取将巴林左旗、克什克腾旗主导产业衰退严重地区纳入国家资源型地区财力转移支付政策支持范围。争取国家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按粮食商品量等因素对地方给予新增奖励。争取国家支持城市老工业区和独立工矿区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
(二)强化责任落实。各部门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任务分工,落实责任,对重点任务设立台账,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将纳入市政府和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评指标体系,对有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目标任务完成情况、重大项目建设情况等进行考核评价。
(三)强化舆论宣传。重点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我市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所确立的政策思路、采取的措施手段、取得的成效和亮点,为落实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推动我市跨越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