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支撑作用,依据《甘肃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甘政办发〔2016〕166号)和《金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创新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科技创新在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核心地位显著提升,科技创新对各领域支撑日益凸显。“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积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以集聚科技资源、建设创新载体、提升创新能力为重点,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有了较大进步,为“十三五”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科技项目的层次、数量和投入经费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全市列入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33项,其中“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27项、国家支撑计划4项、星火计划2项,共争取国家科技项目经费达2700多万元。全市共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2项、省级科技奖励8项。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逐步健全,全市研究与开发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3.7%,财政科技投入逐渐加大。
(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加强。“十二五”期间,我市科研基地和平台建设效果显著,全市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个、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
(三)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和专利申请、授权量不断增长。“十二五”期间,全市共组织实施382项产学研合作项目,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00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专利申请量由“十一五”末的250件提高到“十二五”末的644件,授权量由“十一五”末的232件提高到“十二五”末的398件,五年累计申请量、授权量分别是“十一五”的3.5倍、6.5倍。“十二五”末,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085件,居全省第2位。
(四)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扩大。“十二五”末,全市共有各类科技人员4.96万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2600人,其中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70人,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99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1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3人,甘肃省领军人才17人。科技队伍组成中,高级职称人员占8.3%,中级职称人员占44.2%。
(五)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从2013年开始,我市设立了科技奖励专项基金,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科技创新和科技发明奖励。“十二五”末我市科技进步指数位列全省前三名,保持在50%左右。2013年永昌县通过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区考核,金川区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金川集团公司荣获“2013年度中国十大创新型企业”“全国知识产权试点企业”等称号。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的基本要求,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实施意见》《金昌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进一步优化了科技发展政策环境。同时,我市积极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梦工坊等新型孵化模式,构建了一批综合性创业服务平台,形成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孵化链条。
二、发展形势
“十三五”时期,世界科技创新呈现新趋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市正处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关键阶段。
科技创新呈现加速融合渗透新趋势。科学探索从微观到宏观各个尺度上向纵深拓展,学科多点突破、交叉融合趋势日益明显;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到几乎所有领域,带动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技术相互融合步伐加快,跨界融合创新特征日益显现;新型研发组织和创新模式显著改变创新生态,科技创新活动日益社会化、大众化、网络化。这为我市寻求科技创新跨越式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
中央部署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们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提供了重要机遇;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互联网+”等重大战略,为我们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带来重大政策利好。省委、省政府打造丝绸之路(敦煌)国家文化博览会品牌、实施“3341”项目工程、建设三大国家级战略平台、构筑“六大支撑”,为我市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提供了巨大空间。
同时,我市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将催生一批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了“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幸福金昌、决胜全面小康”的目标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紧紧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产业革命大趋势、人才聚集大举措,实施创新载体提升、创新资源集聚、创新创业服务、研发投入保障、科技创新突破“五大工程”,推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四新”经济快速发展,建立完善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新型产业体系,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步伐,逐步形成聚集国内外高端创新要素的内陆开放高地。
面对新形势和新使命,我市科技创新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在:科技基础仍然薄弱,科技创新能力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全社会自主创新能力依然以外援性为主,内生性和竞争性创新能力缺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较弱,人才、资本、技术、知识自由流动的动能较差,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效率较低;许多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经济与科技对接、产业与创新成果对接、现实生产力与创新项目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与其利益收入对接的自觉性尚未形成,产学研之间的耦合度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不够高;制约创新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科技投入总量和研发投入强度偏低,高端研发平台和高层次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十分缺乏,科技型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亟需发展壮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尚未有效建立,激励创新的环境亟待优化,政策措施落实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水平有待提高,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需要进一步弘扬等等。
面对新形势和新使命,我市必须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统筹推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推动发展方式向依靠持续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转变,促进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三、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全省科技工作部署,围绕“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进步,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扶持创新型企业和新兴产业成长,形成竞争新优势。聚集创新资源和人才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进一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让科技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和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
(二)基本原则
突出问题导向、产业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效率导向,围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升级”的战略主线,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1.普惠原则。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提高面向创新全链条的服务水平,降低政策门槛和准入成本,构建普惠性的创新支持政策体系,为各类创新主体松绑减负、清障搭台。
2.协同原则。在科研布局、资源配置、创新组织等方面进行改革,加强各类创新主体间合作,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构建多主体协同互动与大众创新创业有机结合的开放高效创新网络。
3.精准原则。精准对接市场需求,精准投放科技资源,精准评价创新绩效,集聚集约集成发展。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布局科技项目,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进。
4.开放原则。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度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新布局,打造面向“一带一路”开放的创新共同体,深度开展合作与交流。
(三)总体思路
1.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融合。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关系区域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科技发展前沿实现重大突破,提升产业层次,提振经济质量,提高发展效率。
2.产业需求与研发机构相融合。积极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构建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投融资机构协同联动机制。
3.研发活动与成果转化相融合。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构建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原始创新、制度创新等相融合的创新生态系统。
4.科技人员与激励机制相融合。健全科技人员双向流动机制,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提高横向和纵向流动性。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和拴心留人的创新创业环境。
5.创新驱动与市场发展相融合。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和各类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健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制度体系。
四、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创新型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更加强劲,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更加优化,部分重点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跻身国际先进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力争综合科技进步水平进入全省前三,迈进省级创新型城市行列,有力支撑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具体目标
1.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围绕影响和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重大问题,突破束缚创新的制度藩篱,推进科技组织、评估评价、企业创新、科技投入、创新治理、法制保障等重点领域的改革。建立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2.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增长。到2020年,全社会R&D投入占
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以上,每万人R&D活动达到150人,财政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收入增幅达3%。
3.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到2020年,专利申请量达到125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大于5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家、创新型企业达到20家。
4.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断推进。到2020年,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5.5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
5.创新创业环境不断完善。区域特色创新体系基本建成,创新治理水平大幅提升,激励创新的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健全,到2020年,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众创空间8家。
6.夯实人才培育。到2020年,在有色冶金、新材料、化工等领域共培养或引进30名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企业科技人员比例达到12%,在全市形成规模较大、结构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示范基地。
五、重大战略
(一)实施创新人才引育战略。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继续完善、优化、落实各项人才政策,以更加开放、包容、积极的心态,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大力营造用才、识才、爱才的社会环境。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大对工业转型升级、农业现代化、现代服务业和文化旅游、社会管理等方面人才的引进力度。强化人才管理考核,用好用活现有人才,鼓励人才创新创业。同时,通过交流合作、联合培养等多种途径,加强本地人才培养。
(二)实施创新服务体系完善战略。支持和鼓励政府部门、公共服务机构、企业基于大数据开发面向创新创业的大数据服务平台。完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服务门类,提升服务能力。建立金昌市技术转移中心,加大金昌与国内知名大学交流合作力度,推动市外科技成果在金昌产业化,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专利奖励力度,加强执法力度。
(三)实施创新中心推进战略。围绕金昌市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不断完善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按照“有研发、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制度”的标准,引导规上企业加强研发机构建设,鼓励企业联合高校建立研发机构。依托金川集团公司建设镍钴新材料创新中心,提升镍钴新材料产业链和高端材料的核心竞争力。深入开展与金川集团地企创新融合工作,统一谋划金昌的工业、农业、旅游业等产业,推进金昌经济可持续发展,创建成立金川创新研究院。
(四)实施产业技术创新支撑战略。围绕改造提升有色冶金、循环化工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大力开展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研发与推广,重点解决制约产业和行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技术向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促进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五)实施创新合作交流战略。深化对外合作交流,推进产学研合作和军民融合工作,拓宽合作范围,提升合作水平和层次,丰富合作模式。吸引国内外更多的高校、科研机构、军工企业与我市建立合作关系,鼓励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院所等研究机构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依托金川集团公司联合国内外镍钴新材料研究、制造、应用等优势单位,成立镍钴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我市镍钴新材料产业提供技术支撑,推动镍钴新材料产业发展。
(六)实施科技金融融合战略。设立金昌市创新创业引导基金,在引导基金中设立金昌市天使投资引导专项基金,按一定比例参股引导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社会投资机构等共同组建天使投资基金和种子基金,以市场化方式实现滚动发展,为我市创新创业项目提供丰富的融资渠道。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面向科技中小企业开展金融服务,重点对科技型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信用贷款等信贷支持。探索知识产权入股、期权激励等融资方式。
(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密切结合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和培育配套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方向,开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权导航和预警分析。加快发现和培育技术价值、法律价值和市场价值高的优质专利。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或上市融资。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力度,提高知识产权违法成本,提高全市创造积极性。
六、发展重点
(一)有色冶金及深加工产业
围绕有色金属“采、选、冶─深加工─终端产品─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推动传统冶金产业“采、选、冶”自动化、智能化改造,着力解决有色金属二次资源综合利用及回收难题,加快突破制约产业链延伸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以及安全生产技术,积极开发有色金属新产品、新用途,努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1.采、选、冶产业。重点研究矿山深部开采技术,采、选、冶工艺智能化技术和装备先进水平;矿山充填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金属冶炼流程工艺优化流程再造;热、电、风、氧联合运行;高效低成本红土矿冶炼及回收技术;矿山支护新工艺、新技术;复杂岩层深孔钻探;尾矿堆存及资源化再利用;工程化、流程化高效浮选;冶炼炉渣资源化利用;复杂原料冶炼技术集成,低成本电解新技术;有价金属回收等项目。
2.有色金属深加工。重点开发铜合金管、棒、带、膜(箔)等、高纯度镍及镍合金管棒材、新型电热合金丝(带)材等产品。
3.黑色金属。重点研发高端耐磨铸铁件、高端合金钢铸件/铸锭、高纯生铁等产品。
专栏1:重点引进或研发技术
1.采、选、冶产业:红土镍矿湿法冶炼工艺技术研究、金川镍锍短流程精炼工艺技术研究、酸性介质选矿工艺技术创新、连续羰化合成羰基镍技术研究、充填骨架和胶凝材料的组合及发泡优化技术,数字化矿山开发与应用技术,酸性介质选矿技术,镍冶炼流程节能降耗工艺优化,红土矿酸浸工程化技术,大型浮选剂在金川选矿工艺中的应用,二次原料中有价金属回收技术,镍电解阴极液深度净化技术,连续羰化合成技术,新型离子膜钴电解槽改进技术,镍铜原料制备节能降耗及环保技术。
2.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合金均匀化、熔炼及成型过程控制技术,冷冻制粉技术,雾化、喷雾、热解技术,钴及钴产品加工技术,镍铜产品加工技术等。
3.黑色金属产业:进熔炼、保温技术抛喷丸表面处理和热处理技术,钢水精炼和合金化技术,高纯生铁除杂纯化技术,球墨铸铁材质风电关键零件的制造技术研究及应用,基于真空镀膜产品的热利用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和生产线设计等。
(二)新材料产业
立足有色金属产业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重发展绿色、高附加值的有色金属新材料,拓宽有色金属应用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依托金川集团公司等优势大型企业,围绕延伸原材料产业链,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和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大力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等新材料,培育新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推动形成镍钴铜和贵金属等新材料精深加工产业链,带动配套产业发展,打造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形成新材料产业创新集群。
专栏2:重点引进或研究技术
1.镍钴新材料技术:研发电动汽车电池核心材料,支持太阳能薄膜电池、镍基电池等新材料及成套装置研发。攻克金川贫矿资源生产电池材料用镍钴盐类产品的短流程工艺技术,褐铁型红土镍矿生产电池材料用硫酸镍钴产品工艺技术,解决制约电池材料产业发展硫酸镍钴盐类产品供应不足等问题。
2.特种新材料技术:开发有色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能源新材料、轻工新材料、军工新材料、铝镁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特种新材料和新型结构材料、铜及铜合金特种新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石棉、光导纤维等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新型短流程加工技术、纳米新材料及材料的表面改性技术。
3.开展3D打印高温合金粉末、高纯及稀贵金属新材料、炭素特种材料、超导材料、智能材料,突破三元前驱体、超大规模和特殊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研究,NCA前驱体中试研究、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工艺中试研究。
(三)化工循环产业
推动基础化工产品向精细化学品、专用化学品、特种化学品升级,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智能化改造生产工艺。
1.氯碱化工。推广清洁节能生产技术,开发绿色催化剂、硫化碱、PPS、氯化聚乙烯及相关塑料制品。
2.硫磷化工。重点发展电子级硫酸、电子级磷酸、净化磷酸、工业磷铵、专用肥、复合肥、耐蚀材料、硫磺及相关产品。
3.氟化工。重点发展氟橡胶、氟苯及其衍生物、电子级氟化氢、氟聚合物等。
专栏3:重点引进或研究技术
1.氯碱化工:整体式钒催化剂开发,低汞、无汞VCM催化剂开发,合成氨煤造气降耗改造技术,联碱系统水脱氯技术等。
2.硫磷化工:窑法磷酸技术推广,化学净化法生产晶体磷酸一铵产生滤渣干燥技术,磷铁矿中磷资源有效利用技术,磷矿尾矿的有效利用技术,含磷废水中磷的高效利用技术,耐混酸腐蚀的机泵叶轮、轴、机械密封、管材等材料开发,氟硅酸和磷酸介质的衬胶、喷塑管道防腐技术等。
3.氟化工:氢氟酸深度净化技术,重氮法制备氟苯及其衍生物产业化技术,无水氟化氢排渣系统技术改造等,发展氟锂电池及电子级氟化盐等精细产品开发技术,氟化氢电解技术。
(四)新能源产业
发挥丰富风光资源优势,加大就地消纳力度,优化能源结构,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建成甘肃省新能源发展与应用示范区。重点发展镍氢电池、支架、风电装备、沼气、绿色小水电等产业。开展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研发,开发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运行控制系统。开展高比例风光电送出与消纳、大容量储能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太阳能光热发电及多联产综合利用,开发新能源资源监测评估与发电监控系统平台。开展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交直流外送与协调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高比例新能源发电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专栏4:重点引进或研究技术
分布式风光发电技术推广,基于低成本、高效率的安全储能技术,新能源调峰稳压技术,适用于用户侧光伏发电的电网运行技术体系和管理方式,大功率锂离子动力电池及蓄电池产业化开发,聚光光伏(CPV)发电系统的研究,兆瓦级风电控制系统开发及产业化研究,大型并网逆变控制技术,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中的储能技术和热交换技术,电网间歇性接纳大规模新能源技术,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技术研究,基于卫星双向宽带通讯的全天候风能、气象预报、负荷调度和设备运行监控及故障远程诊断技术,太阳能光热光电应用技术,大规模间歇性新能源的交、直流安全并网技术,电网安全稳定在线监测、灾害预警和远程自动控制技术,间歇性新能源占比较高地区的电网调峰技术,电网规划技术和各种不同能源间的时空互补发电技术,小水电站优化改造技术,变电站综合智能化和调度智能化技术。
(五)节能环保产业
围绕节能、污染防治、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节能环保发展机制,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发展高效照明系列产品、新型储能材料、高强粉煤灰砖、节能建筑门窗等节能新材料系列产品、烟气深度脱硫及脱硝成套设备系列产品、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治理成套设备、化工高危废弃物等离子焚烧装置系列产品、重金属无害化处理设备系列产品、新型高压静电除尘设备产品等。培育发展污染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与产业。
专栏5:重点引进或研究技术
1.重点突破甲醇及生物燃油技术推广,工业窑炉高效节能技术,高效照明产品制造推广,新型节能墙材生产技术,高炉转炉煤气全回收发电及开发利用技术,重金属微生物处理技术,烟气深度脱硫脱硝技术,污水脱磷脱氮技术,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冶金废水处理及回用技术,危险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机动车尾气氮氧化物治理技术等。
2.研发高精度在线实时监控与预测预警技术,加大高效煤粉锅炉、蓄热换热装备、节能电气设备、大气和水污染防治技术设备、资源循环利用设备、绿色再制造和节水设备研发和产业化。
3.建立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等技术支撑体系。推动绿色建筑、生态城市等领域关键技术应用。
(六)现代农业
围绕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保增收,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优势,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大力发展旱作农业、高效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坚持走品种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结构多元化、作业智能化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加大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发展节水农业、设施农业、农机装备、循环农业、有机农业、智能农业,推动有机、绿色、无公害生产、加工、储运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和组织方式引入农业,创新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产业融合、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种植业。发展高原夏菜新品种、优质饲草、高产优质啤酒大麦、食用菌、中药材、花卉、香草等。发展花草育种及育苗基地建设。
2.畜牧业。培育发展牛、羊新品种繁殖基地及育种基地。
3.农副产品深加工。发展牛羊肉绿色食品、休闲食品、香薰、薰衣草精油、薰衣草香包、保健品等。
专栏6:重点引进或研究技术
1.种植业:研发集约化精细地面灌溉关键技术与设备、精准灌溉施肥一体化与自动技术、低压抗堵微灌系统及配套产品、渠系优化设计及自动化量水技术与产品、防冻等功能材料及配套产品等,开发新型农田节水灌溉智能决策及预报系统,建立灌溉渠系设计技术体系及数据库,推广膜下滴灌、低压灌溉、垄膜沟播、垄膜沟灌等高效农田节水技术,设施种养业智能化作业技术改造,引进培育高产、优质、耐寒、耐旱新品种,经济型现代农林机械设备开发,生态环保型肥料技术开发及推广,中药材品种筛选和规范化种植技术等。
2.畜牧业:开展优质牧草品种选育与草产品加工利用、牛羊等畜种改良、安全高效养殖等关键技术攻关。推广应用牧草种子包衣、根瘤菌拌种等牧草栽培技术以及优良品种引进、改良技术,草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等,重点推广“五良”(良舍、良种、良法、良料、良医)综合配套技术,提高草畜产业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
3.农副产品深加工:开发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工艺,研究开发香草精油提取技术,加强品质控制及生产效益提升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开发农产品储运过程制冷技术,开展鲜活农产品的采后处理、产地贮藏保鲜、物流配送及相应的物联网技术。
4.农业信息化:加强信息、网络、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实施主要粮食作物、主要畜禽产品、主要林果业等生产全过程信息化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主要农贸市场信息平台建设。
(七)装备及制造产业
将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自动化控制、通讯技术与装备设计及制造过程深度结合,突出个性化定制,发挥我市机械矿山设备、农机设备的特色优势,建设节能、循环、高品质的机械产业示范园、铸造产业经济示范区,打造甘肃省重要的机械铸造产品及高端装备特种合金基材生产基地。重点发展日用品铸件、汽车铸件、耐磨铸件、合金基材、精密铸件、风电铸件、农机铸件、环保装备、新型矿山机械装备等。
专栏7:重点引进或研究技术。
重点突破新型绿色制芯造型技术、高纯镍钴专用电积装备研发扩试研究、无模精密铸造技术,成套装备制造及智能化控制技术等核心关键技术,矿冶成套设备的制造。加快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在制造业中的深度应用,推动装备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研发智能工程机械、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材料设计合成与加工技术,推进数字制造、可持续制造、纳米制造、柔性电子制造、增材制造、产品个性化定制、先进成形与连接等装备研发和产业化。
(八)现代服务业
全面提升服务业质量和效益,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促进现代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文化创意服务、节能环保服务、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1.文化旅游业。重点建设西部雕塑园、玫瑰谷、大型花卉日光温室、骊靬文化产业园、南坝国际滑雪场、沙漠农业旅游开发、房车自驾车基地、“大地艺术”花卉景观、虞美人观赏等花卉生态休闲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罗曼婚庆基地、“读者小镇”、边洼里民俗文化园等特色文化产业和金川刻字、永昌“卍”字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设。
2.科技服务业。落实《金昌市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重点建设“一个孵化器、六大平台”,重点开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技术普及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加快培养科技服务业创新团队。
3.现代物流业。重点发展公路、铁路、空港无人机投送,建设大规模物流园区、城市商业综合体、城乡集贸市场等。
4.电子商务。发展农产品合作联盟及电子商务,加强与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大型互联网企业的战略合作,支持本地产品在大流量网站上进行营销推广。
专栏8:重点引进或研究技术
花文化传播、花卉选育扩繁和种质资源保护开发、花卉试验推广展示、花卉种植生产加工。
(九)大数据产业
抓住建设“数字金昌”和省上向国家争取在金昌设立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机遇,规划建设金昌云计算中心,建设金昌“紫金云”大数据产业园区,促进研发协同、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外包服务等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特色农业相结合,着力打造以数据中心为基础,产学研销一体化的互联网+孵化示范区。重点打造数据中心、传统产业研发协同、互联网+经济、电商及物流、大数据运营、互联网+展示、离岸经济、运营服务八大基地。
专栏9:重点引进或研究技术
通过实施大数据、云计算、云服务等相关的关键技术研究,实施信息资源有效融合,研究信息资源有偿交换策略,实现基于云计算的工业大数据存储与开发、拓展大数据应用新领域。建设云计算及大数据服务平台,打造多样化终端服务,支撑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宽带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高性能计算、移动智能终端等装备研发和综合应用。
(十)民生科技
围绕医疗保健、生态环境、科技扶贫等重大需求,加快一批共性关键技术突破和应用示范,实现科技的包容性、普惠性、个性化发展,为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民生福祉提供重要支撑。
1.保健与重大疾病防治技术。重点开展对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呼吸道疾病等预防知识宣传普及和诊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加大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警和防治技术的研究;加大老年病防治及老年健康保健技术、中医诊疗技术整理、挖掘与再开发研究。
2.生态工程。重点支持紫金花城大景区建设、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永昌县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永昌县北海子湿地保护、生态保护、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风沙治理、地表水和地下水超采区治理等。
3.“海绵城市”工程。重点建设海绵型建筑与住宅、海绵型城市道路和广场、海绵型城市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海绵体、排水防涝设施建设。
4.“智慧城市”工程。重点建设全市统一的协同电子办公系统、智慧交通体系、智慧城管体系,推进城市管理网格化、精细化、数字化。建设物流信息共享数据库、有色金属及矿山数据库等。
5.科技扶贫工程。重点以提高贫困地区内生发展为动力,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带动人才、技术、信息、管理、资本等现代生产要素向贫困地区逆向流动,瞄准贫困县、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实际发展需求,依靠创新驱动,突出创业脱贫,营造双创环境,构建长效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的服务和培训,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引领。
专栏10:重点引进或研究技术
1.保健与重大疾病防治技术: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呼吸道疾病等预防知识宣传普及和诊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警和防治技术,老年病防治及老年健康保健技术、中医诊疗技术。
2.生态工程:利用磷石膏防沙、治沙技术及绿化治沙技术,尾矿渣无害化回收利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等。
3.科技扶贫:实施“一县一项目一产业”科技惠民示范工程,创建民生科技综合试验示范基地,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推广普及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培育发展一批农村科技新兴产业。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党政主要领导的科技创新发展意识,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落到实处。定期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联席会议,解决科技创新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焦点热点问题。加强对科技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充分释放各类科技创新资源要素潜力,优化配置,系统部署、精心组织、形成合力、扎实推进。
(二)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营造勇于创新、敢为人先、鼓励冒险、容忍失败、宽容个性的社会氛围。促进“人才特区”建设,集聚更多的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使科技创新成为价值导向、生活方式和时代精神。进一步拓宽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渠道,鼓励支持企业和科技机构与国内外的科技合作与交流。
(三)加大经费投入
构建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多元化的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体系,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逐步形成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机制和企业融资风险的分散补偿机制。探索建立政策性科技风险投资机制,形成以政策性风险投资为主体的风险投资机制。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机制建设,引导金融资本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域的配置力度,完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
(四)强化人才引育
紧紧结合重点领域发展要求,以金昌市“人才特区”建设为契机,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采取技术合作、高薪聘请、短期租赁等柔性引才方式,聘请一批重点产业的科技领军人才,梯队配套本地科技人员,同时抓好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搭建结构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
(五)优化管理服务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科技管理的重心从项目资金的管理重心转移到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建设和公共服务上。加强科技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去行政化、强专业化进程。强化科技创新载体运营管理团队建设,培养视野开阔、理念超前、服务高效的创新创业公共服务队伍。推进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平台服务能力。
(六)强化督查考核
建立科学公正的科技评估制度,强化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贡献度的评价,建立科技创新主要指标的跟踪、监督和通报制度。以创新绩效考核为导向,加大创新业绩在领导干部考核中的权重,明确职责分工,狠抓工作落实。完善载体绩效考核方法,建立健全综合组织体系、创业服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创新产出、孵化绩效等要素的考核评价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