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我国正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要求,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是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客观需要,是把握新一轮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难得机遇的迫切要求。
淮北因煤建市,工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工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形成了由传统产业、成长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大产业”共同组成的多层次产业体系。编制和实施《淮北市“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对于把握中央和省支持淮北加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贯彻落实安徽省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产业转型升级“4105”行动计划和淮北市调转促“496”实施方案,打造淮北工业升级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依据《中国制造2025》和《安徽省“十三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共淮北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淮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淮北市五大发展行动实施方案》、《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发展报告》编制,主要阐述规划期内工业经济的发展形势、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领域、保障措施等,是指导全市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以2015年为基期,规划期限2016-—2020年。
一、发展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淮北市工业经济攻坚克难、难中有进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和“十二五”中后期煤炭价格断崖式下跌、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打造精良产业、建设“精致淮北”工作主线,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抓主抓重、精准施策,着力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全市工业经济总体保持较快发展态势,转型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一是工业实现较快增长。到2015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799户,规模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达到1790.8亿元和494.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5.6%和11.2%。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居全省第8位,工业化率达55.6%居全省内第2位。五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092亿元、技改投资645亿元,年均增速达20%以上,较2010年实现了翻番式增长。
二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非煤产业快速扩张,占工业总产值、增加值的比重分别由2010年的46.5%和32.7%,提高到2015年的81.9%和70.7%。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加速成长,2015年分别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的19.7%和23.5%,分别比2011年提高5.2个和16.1个百分点。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40%。
三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十二五”期间,新增全国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1家、中国驰名商标9件、中国名牌产品1件,新增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安徽省著名商标37件、省名牌产品48个、省级新产品60个、工业精品4个。成功培育首批“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国家级1家、省级26家,获省首批“两化融合”示范区2个,全市两化融合发展指数快速提升。
四是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9.3%,占全市GDP的比重由2010年的37.2%提高到56%。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达762家,2015年对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9.5%。产业发展加快集聚,凤凰山开发区获准扩区并被批准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临涣工业园被批准为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濉溪开发区跻身省铝基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全市获批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65个。
(二)发展环境。
一是产业发展呈现新趋势。欧美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工业4.0战略,发展中国家依靠资源、劳动力等比较优势以更低成本承接制造业转移,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高端回流”和“中低端分流”的双向挤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信息网络、高端制造等重要领域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制造业价值链重心由生产环节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转移,产业形态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发达地区和省内先进城市在“互联网+”、先进装备制造、信息经济、创新创客等领域引领产业发展新方向,区域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部分行业、领域面临新一轮“洗牌”,倒逼淮北工业加速推进转型升级。
二是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四降一升”态势加重,“中国制造2025”蹄疾步稳,信息化发展战略加速推进,新常态发展特征更加明显。国家着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三去一降一补”,拉动投资需求,增加有效供给,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多种要素约束日益趋紧,长期积累的环境矛盾正在集中显现,传统扩张式发展道路越走越窄,未来我市工业发展将面临资源、环境等刚性约束,面临更为严格的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考验。
三是转型崛起迎来新机遇。“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支撑带”战略和中部崛起、中原经济区、长三角城市群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加深了区域间要素流动和板块间互动效应,为淮北工业加快走出去,深化对外产业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国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举措,突破发展瓶颈,汇聚发展新动能,为全市工业转方式、激活力、增动力带来机遇。作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和国家老工业基地,淮北将获得国家政策支持,有利于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省“加快皖北崛起”、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加快淮河流域综合治理与绿色发展相关政策的出台,为全市工业调转促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四是全市工业步入新阶段。当前全市工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创新发展的机遇期、打造竞争优势的关键期。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化解煤炭等过剩产能任务艰巨,传统产业优势弱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偏小,成长型产业创新能力不强、龙头企业较少、产业配套能力较弱,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主要指标增幅回落、低谷徘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煤炭及相关产业逐步脱困转型,拓展了企业发展空间。一批重大招商项目落地开工,一批重点产业项目投产达产,一批优势骨干企业加速成长,将带动企业集聚配套、产业集群发展。特别是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在落实五大新理念中实现淮北转型崛起”的战略部署,争创“中国碳谷•绿金淮北” 国家创新驱动试验区战略定位,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攻方向,将不断激发全市上下抓工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全市工业加快转型崛起。
“十三五”期间,全市应紧紧抓住中央和省支持加快转型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主动适应产业分工新格局、技术变革新趋势、经济发展新常态、市场环境新调整、消费升级新变化、工业发展新动能等新的发展形势,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引领,市场运作、集中突破,全力推进“调转促”,打造现代工业发展新优势。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安徽作出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确立的“在落实五大新理念中实现淮北转型崛起”战略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融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全面推进制造大省、制造强省建设,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争创“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国家创新驱动试验区为引领,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抓手,做好传统产业“稳定、延伸、超越”、 成长型产业“巩固、扩大、做强”、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培育、发展”三篇文章,全力在工业转型上闯出新路,着力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为实现淮北转型崛起提供坚实支撑。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遵循市场规律,尊重企业在转型升级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消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不断激发和提升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
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打造人才链,配套政策链,协同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服务创新,着力补齐产业链短板和创新短板,加快集聚发展新动能。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制造业与服务业、科技与工业的深度融合,推进军民融合、产城融合和产融结合,推动发展模式转变。
存量提升,增量优选。加快运用高新技术、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成长型产业,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跃升。聚焦完善项目筛选机制,着力引进重要产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发挥大企业、大项目的牵引作用,集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龙头带动,链群互动。整合要素资源,集中力量培育和引进一批产业龙头企业,发挥引领支撑作用,延伸完善产业链。引导中小企业向产业龙头集聚,“专精特新”发展,加快发展一批中高端产品,培育自主品牌,打造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集群。
改革引领,开放合作。着力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用新技术推动新产业,用新产品改善新供给。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积极融入全球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工业开放发展水平。
集约发展,绿色优先。提高建设用地综合承载能力,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的推广应用,加大产业绿色改造,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探索绿色低碳生产模式、消费模式,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制造体系,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主要目标。
力争到2020年,把淮北工业做大、做强、做优,综合实力壮大,工业结构优化,创新能力增强,智能水平提升,生态效益提高,质量效益改善,争当皖北地区工业转型发展的领跑者。
1. 综合实力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200家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10.5%,总量争先进位,速度皖北领先。
2. 工业结构优化。基本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格局,非煤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到8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0%。
3. 创新能力增强。力争新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6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40%以上。工业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20项,主导产品采标率达到80%以上,产品结构向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方向转变。
4. 智能水平提升。国家和省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达到30家,互联网宽带接入普及率达到90%以上,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5%,重点工业领域实施智能化改造的比例达到50%,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达到90以上。
5. 生态效益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大型骨干企业主要产品能耗接近国内先进水平,淘汰落后产能取得重大进展。
6. 质量效益改善。争创安徽工业精品20个、省级新产品50个、省名牌产品30个、安徽省著名商标60件、省政府质量奖1—2个,新申报中国驰名商标10件。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达到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利润增速达到并力争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三、主要任务
围绕工业做大、做强、做优目标,以“六个推进”为抓手,在工业转型上闯出新路,努力提升工业整体质量和水平。
(一)推进创新驱动,提升发展动能。
1. 强化创新平台建设。联合国家级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共建碳技术工程研究院,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等建设铝基高端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依托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等建设煤化工“1+2+4”平台,依托中国矿业大学、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等建设一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通过技术合作、协同技术攻关、共建研发中心、共建技术联盟、共建产业基地等多元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着力在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创新突破,加快新型碳材料、陶瓷铝产业化进程,实现主导产业研发平台全覆盖。推进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建设,采用众包等模式开展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运营维护。
2.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申报一批、扶持一批、发展一批。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设立开放性的研究中心或实验室,吸引高端人才集聚,加强合作研究开发,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加快工业发展动力转换。开展国家级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创建工作,培育创新设计企业,打造工业设计产业园区,推动重点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设计成果产业化。以重大建设项目和应用示范工程为依托,以首台套、首批次保险补偿等机制为保障,加快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3. 推动重点环节创新。推动产品创新。弘扬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依托互联网技术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推动品牌创新。支持大中型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订、实施,提升标准研制水平,推动企业产品采标。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生产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培育一批质量标杆企业。以争创中国质量奖、省政府质量奖、市长质量奖、驰(著)名商标等为重点,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企业品牌。推动营销创新。引导企业强化互联网思维,整合线上线下两种资源,实现市场要素高效利用。推动管理创新。支持企业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推动企业生产运营管理流程再造,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益。
四、重点领域
认真落实《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省建设等部署,以争创“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国家创新驱动试验区为引领,加快“调转促”步伐,促进传统产业、成长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联动发展,着力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稳定、延伸、超越传统产业。
巩固共生共赢的市矿关系,深化与省属驻淮企业合作发展,推进煤电、煤化一体化,实现煤炭就地增值转化。
1. 煤炭。
解决煤炭精深加工的技术瓶颈和市场通道,推动高碳资源低碳利用、绿色发展,促进煤炭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到2020年,产值达到300亿元。
发展路径:坚持化解产能和转型升级相结合,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引导过剩产能有序退出,促进煤炭行业结构优化、脱困升级、退出产能、减员增效。鼓励淮北矿业、皖北煤电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早日实现“二次创业”、转型发展。推动煤—电—焦—化一体化建设,加快形成煤焦化、煤电材、煤电化工等产业集群,提升煤炭产业综合竞争力。推进煤矿本质安全建设,加强煤矿安全信息化监控,强化瓦斯、水、火、冲击地压等灾害防治,实行“一优三减”(优化系统,减面、减产、减人)、“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示范矿井建设。推广应用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装备、洗选设备、掘锚运一体化快速掘进支护技术、无人开采技术,扎实推进技术改造,提高煤矿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推进煤炭清洁开采、清洁利用和清洁转化,引导煤炭从燃料向原料过渡,促进煤炭产业由单一能源向互联智能能源转变。加大对煤炭伴生资源高岭土的开发利用,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扩大市场份额。
2. 电力。
谋划建设煤电一体化项目,加快建设大型清洁高效坑口燃煤电厂、热电联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推进煤炭就地转化,进一步提高煤炭集中高效发电比重。推进并网配套工程建设,拓展省外电力供应市场。到2020年,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达700万千瓦,产值120亿元。
发展路径:继续推进全市新建电源点建设,大力推进煤炭就地精深加工,充分发挥电力优势,积极推进“直购电”,提升煤电支撑作用。重点引进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国家示范工程平山电厂二期1×135万千瓦新型高效洁净煤发电机组,积极推进国安二期、虎山二期、临涣中利三期、大唐热电联产等项目。加强电力工程建设,加快并网配套工程建设,积极争取与国家“西电东送”、“北电南送”工程互联互通。
3. 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
加快推进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建设,促进煤炭精深加工和多元转化,不断延伸煤电化产业链,向高端化、精细化发展,构建以先进合成材料为主体的现代煤化工产业,逐步向具有区域特色的“煤—焦—化—电—建”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将基地打造成为“产业规模一流、技术装备一流、产业链完整性一流、管理服务一流、绿色循环发展一流”的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建成省内重要的煤基化工新材料基地、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新型煤化工基地、国家级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基地。到2020年,实现产值1000亿元。
发展路径:依托煤—焦—化—电—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以及煤焦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煤矸石综合利用工程技术中心和粗苯精制工程技术中心等重点创新平台,以焦炉气、粗苯、煤焦油的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实现链式发展,面向前沿领域,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构建以先进合成材料为主体的新型产业。推动煤炭气化、焦油深加工、粗苯精制、焦炉气转化合成等后续产业延伸,以焦炉气、粗苯、煤焦油等焦化副产品综合利用形成成本优势,以甲醇、烯烃、苯、煤焦油、芳烃中间产品相互支撑形成产业链优势,以下游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和合成材料形成产品优势,以煤矸石、煤泥、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实现电力建材产业的循环发展,不断延伸煤电化产业链,推动产业发展模式由基础化工原料及初级化工产品向高端化、精细化工产品方向转变,逐步向具有区域特色的“煤—焦—化—电—建”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重点发展新型精细化工产品,与省内橡塑加工、轻工纺织等下游产业形成有效对接,全面推动全产业链联动发展。结合未来产品市场空间和技术竞争力预测,适度前瞻,合理规划,以煤焦油精深加工制取高附加值化学品,加强沥青的利用,开发先进的煤转化技术,研制生产洁净的高热值燃料。
(二)巩固、扩大、做强成长型产业。
深入推进技术改造和“两化融合”,全面提升绿色食品、机械制造、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成长型产业层次,促进产业链、价值链攀升,加快由粗放投资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1.绿色食品。
依托农产品资源优势,拓展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积极发展食品包装、食品物流等配套产业,加快发展壮大食品产业集群,努力打造以食品加工业为先导、以三次产业联动发展为特色的食品加工全产业链,建设成为国家级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到2020年,产值达到550亿元,培育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30家以上。
发展路径:以安全为先的原则,重点围绕原料生产、加工创新、认证监管、冷链物流与现代服务等重大环节,建立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做到“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质量可查、责任可究”,着力提高食品产业科技含量和质量安全水平。依托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的“一园、两中心、四区”,建设绿色食品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优化整合资源与要素,完善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粮油加工、休闲食品、软饮料、白酒、肉食品深加工、食品配套等六大产业群。以百善食品工业园为平台,重点打造粮油深加工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果蔬、肉制品等绿色食品产业。以口子食品工业园为平台,重点打造饮料酒产业集群。依托“黄淮粮仓”,打造“国人厨房”和“国人餐桌”。主打安全食品、健康食品和养生食品理念,引导产业向绿色、有机、休闲、保健、安全、养生等高端化和功能保健型食品等方向发展,走绿色化、品牌化、高端化的路子,培育本地特色品牌。适应食品消费升级趋势,充分把握特色消费人群,根据中产阶层、年轻人、老年人三类人群需求的不同开发新品种,创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大力开发产销对路的新产品,向定制化、便捷化看齐。
2. 机械制造。
改造提升矿机装备产业,推进电工电气设备及其它通用设备产品高端化发展,加快实现从粗加工向精加工、低端产品向中高端产品、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单台设备制造向系统成套装备“四个”转变。到2020年,产值达到600亿元。
发展路径:以杜集经济开发区、濉溪经济开发区、淮北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园区为载体,加快扩大机械制造产业规模,发展一批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带动一批有活力的中小企业,加速“集群化、特色化、高端化”发展。重点发展大型化、成套化、智能化、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煤炭和金属矿山综采综掘设备、洗选加工装备、高端矿山装备及其配套项目,力争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矿山机械装备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国家矿山机械装备检验中心。加强高效防爆电机、高低压开关柜、非晶变压器、电抗器、换流变产品、智能化断路器、低能耗电线电缆等电工电气产品研发与推广,做大做优电工电气设备及其它通用设备产品。积极发展新型车用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及其它节能产品,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具有竞争优势的电池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制造服务业,促进产业价值链从低端向中高端跃升。
3. 纺织服装。
坚持做高产业、做精工艺、做大品牌。积极发展具有特色的产业用纺织品,提高家用纺织品质量和档次,进一步提升纺织工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加大技术创新和改造力度,大力推广绿色清洁印染和小批量的柔性整理加工。发展个性化定制,推广C2B新模式,支持创建服装自主品牌,鼓励重点企业品牌推广,加强产品设计及系列配套开发,提高家用纺织品时尚化。积极引进高档服装和家用纺织企业,不断扩大服装加工规模、提升档次。到2020年,产值达到200亿元。
发展路径:依托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推进产业用纺织品特色化,发挥全市产业用纺织品在汽车船舶、建筑环保、卫生医疗等行业的优势,做优做大特色产品。以产业链终端产品的高档化为目标,升级换代传统纺织技术装备,着力提升棉、麻纺织产品精细化,提高面料性能品质。壮大一批服装龙头企业,发展服装设计、面料开发、品牌营销等关联企业,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服装产业集群。加快扩大紧密纺比重,重点发展高档精梳、多种纤维混纺、色纺纱和差别化、功能化化纤混纺纱线、优质纺纱面料、生态和仿真高档服装面料和产业用布。探索发展功能性面料、环保型纺织品和智能化纺织品。推进华孚色纺二期建设,全力打造集纺纱、织造、染整、制衣、家纺等产业的生产、研发、产品展示、电子商务、仓储物流为一体,产业紧密关联,产品高度集聚,凸显纺织服装全产业链优势和价值的纺织服装时尚产业园。
4. 新型建材。
立足资源、能源优势,积极引进和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促进建材产品转型升级,增强产品功能,提高产业集约化和绿色化发展水平。大力发展以节能环保、高分子材料等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新型建材,重点突破承重、保温、防水和装饰一体化外墙板工业化先进制造技术。积极推进新型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工艺、技术和装备。到2020年,产值达到250亿元。
发展路径:以循环经济为抓手,不断扩大煤矸石、粉煤灰、煤渣等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规模,大力生产保温砌块、蒸压砖、陶粒等新型建筑材料;培育发展节能环保高分子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薄型化建筑陶瓷、预制保温墙板复合材料、发泡微晶保温材料和节能建筑门窗等其它新型建材。以绿色低碳为发展主线,发展高性能水泥、特种水泥、高性能混凝土及水泥制品,推动新型干法水泥工艺新技术、新型低碳水泥生产技术、先进节能减排技术、水泥窑协同处置成套技术与装备的应用推广。有效开发利用秸秆等生物质资源,发展生物质建材等绿色建材新产品。
(三)创新、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对接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和政策导向,围绕“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发展战略,谋划研究、分头推进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从研发、制造、生产等多维度布局新型高端碳产业、低碳高技术新兴产业,从高碳资源开发向低碳高技术转变,构建以碳谷科技为代表、以陶铝峰为支撑、以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科技等高新技术产业为配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打造碳产业发展新高地、低碳高技术产业发展集聚区,形成淮北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
1.新型碳材料。
着眼碳资源开发应用的无限未来,围绕碳的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以碳纤维、石墨烯、金刚石等新型碳材料为发展方向,培育发展新型高端碳产业,努力将淮北打造成为碳科技、碳产业、碳经济发展的引领者,成为全国领先、全球知名的碳产业发展集聚区、新高地。
发展路径:以碳纤维下游产业应用为重点,着力推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与研发生产,着力引进汽车、体育休闲、风电叶片三大应用领域企业。推动复合材料生产厂家与汽车生产厂家结合,共同研发汽车车体用复合材料结构及高档轿车用的刹车片、传动轴、尾翼和引擎盖等产品。凭借碳纤维材料的密度小、高比强度、高比模量等特点,加快在羽毛球、网球、高尔夫、滑雪、自行车、赛艇及射箭等运动中的应用。推动碳纤维复合材料风电叶片的设计和研发,在其重要受力部位应用先进复合材料。抓住国际国内石墨烯产业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以石墨烯下游产业应用为重点,着力推动石墨烯的产业化应用,打造石墨烯龙头企业和电池、消费电子类等石墨烯终端用户共同构建的石墨烯产业集群。围绕储能、结构材料、传感器、触摸屏四大应用领域,重点发展电池产业、消费电子产业和其它终端应用产业三大领域。重点引进电池企业,形成电池产业集聚,通过电池产业的发展壮大进一步吸引石墨烯企业入驻。支持鼓励石墨烯企业研发生产消费电子用电极(储能)和透明电极(触摸屏/显示屏),积极引进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及其零配件企业入驻,帮助石墨烯企业开拓市场空间。鼓励石墨烯企业研发生产其它石墨烯产品,根据市场需求帮助石墨烯企业引进相关应用企业,推广石墨烯产品。把握人造金刚石在工业新领域和消费领域需求快速增长的态势,以高品级人造金刚石研发生产和应用为重点,着力引进生产企业,积极拓展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培育发展产业集群。重点关注人造金刚石在光伏以及电子电器、航空仪表轴承、雷达波导管、光学器件等精密仪器加工领域的应用,推动在轻奢品消费领域的应用。
2. 铝基新材料。
依托濉溪铝基高端金属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和龙头企业,围绕铝基新材料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形成多链融合,加快铝基新材料产业发展。积极引进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集中力量发展铝基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铝合金新材料,逐步打造以陶瓷铝为产业链核心的“陶铝峰”和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铝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到2020年,力争实现产值300亿元。
发展路径:围绕“铝材原料—变形铝合金—高精板带箔”、“铝材原料—变形铝合金—挤压铝基新材料(管、线、型材)”、“铝材原料—变形铝合金—锻压铝合金新材料(汽车轻量化零部件)及粉末”、“铝材原料—压铸铝合金—铝合金铸件(铝镁汽车轮毂、发动机等)” 、“铝材原料—陶瓷铝”五大产业链,培育铝基新材料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陶瓷铝合金、铝合金挤压型材、铝板带箔、再生铝铸造、汽摩配件加工,以及以汽车、高铁、航空为目标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铝基新材料研发、生产的产业链条。重点支持安徽相邦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加强与民用领域相关行业企业的合作,逐渐拓展应用领域范围,不断扩大规模,增强技术研发实力、,提升品牌影响力,着力加快陶瓷铝的产业化进程,推进陶瓷铝在航空航天、汽车等民用领域的应用推广。加速铝加工设备更新换代,向大型化、集约化、精密化、自动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研究开发及应用各种先进和特殊的变形加工工艺,采用新合金元素研发新型铝合金,改良和优选合金元素配备,深入研究铝合金材料与其它材料之间的相关性。强化本土配套能力,依托重大项目建设实施,利用成本优势,做精、做大、做强优势品种,不断向具有市场潜力和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下游产业发展。
3. 电子信息。
把握电子信息产业跨界融合的发展趋势,顺应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布局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以提升创新能力、深化产业融合为主线,强化技术支撑,引进培育骨干企业,以点带面、龙头带动,发展壮大电子信息产业版块,加快构建以“信息通信设备及配套产业、新型显示产业、高端电子装备”产业为3大核心,以“智慧矿产、智慧政务、智慧健康等智慧城市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电子商务及其它新兴电子领域”等产业为“X”的“3+X”多轮驱动产业体系,打造具有品牌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和出口基地、全国重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基地。到2020年,力争全市建成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园区)2个,电子信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年产值达到550亿元,力争培育产值100亿元企业1家,50亿元以上企业2—3家。
发展路径:重点布局市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烈山区电子信息产业园,重点发展智能终端、物联网、储能电池、行业电子、核心电子元器件、新型电子材料等领域。精心培育龙头龙业,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配套中小企业,拓展和延伸电子信息产业及上下游相关配套产业,完善产业链结构,促进产业集聚和融合发展,集聚发展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努力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移动通讯产品、零部件生产基地。推动协同创新,着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和产业发展瓶颈,大力发展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及产业,研发和生产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电脑、智能显示屏、物联网芯片、电力电子和路由器等电子产品及核心零部件,鼓励企业开展网络云服务和数据外包。定位产业链重点环节,全力引进大数据和芯片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以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为重点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积极与国内知名企业及研究机构对接,完善大数据基础设施和产品体系建设,依托淮北能源价格优势、区位优势,建设立足淮北、辐射苏鲁皖豫的区域大数据中心。强化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技术研发、储备优势,充分发挥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在智慧产业领域中的融合桥梁、创新引擎、智慧化先导等关键作用。以智能芯片产业为核心,重点引进Wi2Wi等芯片龙头企业及其先进技术,加快传感器、智能终端、服务集成等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创新,促进物联网与新一代移动通信、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发展。支持面向重点应用领域,建设物联网运营管理平台,开展物联网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加快发展智慧服务业,以服务市民为核心,建立以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政务等为主要内涵的智慧民生产业管理系统,提升广大市民的智慧化城市良好体验。
4.高端装备制造。
依托矿机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发展高端成套矿机装备,进一步向现代农业装备、电力机械、环保设备、数控化装备、机器人等高端装备制造方向拓展,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汽摩零部件加工制造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省内一流的汽摩零部件加工制造产业基地。扶持发展无人机产业,探索发展增材制造(3D打印)。到2020年,力争在若干重点领域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并实现产业化,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超过400亿元。
发展路径:立足全市产业特色,重点研发新式采煤机、掘进机、液压支架、刮板机、皮带机、矿山装备等高端成套矿机装备,努力突破传动系统、电气系统、液压系统和核心关键零部件的制造瓶颈。支持发展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推进农机优势产品向绿色、智能、大中型、多功能、复式作业方向发展。推进全市汽摩零部件加工制造产业平台化设计、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模块化配套,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标准件成套设备、汽车全系列汽车滤清器产品、传感器、电磁离合机、燃油泵及总成、汽车电子束等汽摩配件系列产品,形成一批汽摩零部件加工生产龙头及重点骨干企业。支持无人机产业规模化发展,开展玩具级无人机、高端消费级无人机、工业级无人机为主的无人机研发、制造,飞控系统应用软件的研究和开发,拓展无人机农林作业、电力巡线、航拍航测、探矿、石油管线巡视、通讯设施巡检、无人机物流、无人机环境监测等无人机的下游应用产业。积极引进3D打印与信息技术综合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基于“互联网+”3D打印服务基地,促进全市增材制造产业发展,尽快形成产业规模。
5. 新能源。
发挥全市及周边地区各大矿区采煤沉陷区大量的闲置水面和塌陷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良好的电网接入系统等优势,充分利用煤矿瓦斯,加强生物质能源综合开发利用,重点发展光伏和以生物质颗粒、燃料乙醇、生物柴油为主的生物质能源。到2020年,产值达到100亿元。
发展路径:以淮北经济开发区、濉芜现代产业园为依托,积极开发新能源,引进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引导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光伏产业合理流动与优化组合,不断延伸光伏产业链条。支持光伏组配件以及各种原材料的生产制造,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逆变器及配套设备等产业,形成太阳能光伏应用与产业发展相互依托、互动发展的格局,做大做强光伏产业。充分利用煤矿瓦斯,积极推进瓦斯发电项目。提升生物质生物转化能力,扩大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生物质液体燃料生产能力。依托杜集生物质能热电项目,优先发展秸秆发电、生物柴油、燃料乙醇和垃圾焚烧发电,建设集收、储、运、加工、利用一体化的热电联产体系。鼓励固体成型燃料利用,建设生物质炭气电联产项目和沼气集中供气工程。
6. 生物医药。
充分发挥现有生物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建立生物医药生产基地,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品群和产业链。加大与省内知名生物制药企业和高校的合作,培育医药产业创新团队,引进国内先进生物医药技术和设备。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技术条件成熟、产学研关联度较高的生物产业领域和重点产品,对接国家重大专项,以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为核心,突破一批具有重大支撑和引领作用的关键技术,壮大龙头企业,实现重点领域的跨越式发展,逐步将生物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支持企业开发生产预防疾病类产品,做大做强药物制剂和药用原辅料等治疗疾病类产品,鼓励企业研发中药功能性食品、中药保健品等新产品。到2020年,力争实现产值100亿元。
发展路径:瞄准中医药健康服务,加快引进培育集种植(养殖)、提取、研发和生产为一体的现代中医药生产企业,鼓励企业研发防治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肝炎等生物医药,建设现代中药生产基地,推动中药配方颗粒全产业链发展,打造国内一流的抗肿瘤中药和中药配方颗粒基地。支持企业利用动物肝、胆、血等副产品,研发医药中间体,发展生化药品和依托重点项目生产中药饮片等。支持开发预防类产品,做大做强药物制剂和药用原辅料等治疗类产品,研发生产功能性化妆品、日化品及保健品,走“专、精、特、新”差异化发展道路。大力支持发展现代医药工业园区,推进“金蟾生化现代工业园”建设,推动“企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实现中药材从分散生产向组织化生产转变。推进道地中药材种养植规范化建设,加强生态环境监测。
五、保障措施
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引领,坚持精准施策、保障实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成立市工业经济发展领导小组,设立若干分组,定期研究谋划工业发展重大项目,组织制定重大战略和产业政策,及时提请市委、市政府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完善工业经济发展考评体系,推动全市工业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绿色低碳发展。细化规划目标任务,压实工作推进责任,建立规划评价、评估和激励、问责机制,增强规划执行效力,推进规划目标落地生根。
(二)加大政策支持。用足用活国家和省、市扶持产业发展资金,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推进企业和产业转型升级。扩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规模,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加快技术改造,以技术、装备、产品升级带动企业和产业升级。建立促进工业发展专业化投融资平台,通过市场化方式,支持优质企业发展壮大。健全企业研发后补助机制,落实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等普惠性政策,落实新产品、首台(套)、新材料产品首批次应用等创新支持政策,探索运用创新券等公共服务新模式。
(三)强化要素保障。深入实施人才高地建设工程,大力推进 “技工大市”建设和“招才引智计划”,集聚一批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实施“领军型企业家”、“成长型知名企业家”、“创新型企业家”培养计划,加强优秀企业家队伍建设。扎实推进相城“金蓝领”万人行动计划和千名技师带徒弟专项行动,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深化产融结合,加快金融体制、制度和产品创新,畅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强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深入推进“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全面开展续贷过桥、“税融通”等业务,引导银行扩大贷款规模,提高贷款审批效率。推动企业积极对接资本市场上市(挂牌)发展,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并购重组,支持企业通过股权、债权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运用PPP模式,综合运用各类传统金融工具和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股权众筹等融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加速 “调转促”、中小企业加速发展。加强金融监管协调,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行为,保障金融体系安全稳健运行。
(四)突出产业招商。对接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依托在淮英资、韩资、澳资和台资企业,对外精准招商。抢抓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上海疏解非科技创新中心功能带来的产业转移机遇,推动引资、引智、引技、引制有机结合。利用食品工业博览会、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研讨会、铝基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等平台,瞄准央企、知名民企,挖掘企业资源,以商招商、定向定点招商、特色园区招商、研发和产业基地一体化集成招商,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引进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做好“无中生有”文章,大力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淮北转型发展的项目,扩大工业优质增量,培育更多新增长点。
(五)深化区域合作。积极融入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发展,推进传统优势产业对接,提升产业配套能力,拓宽企业发展空间。加强与长江经济带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尤其是主动对接上海“四新经济”,尽快在合作共建园区、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创新创造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把我市打造成为沪皖合作的示范区。紧抓中部崛起和中原经济区建设机遇,以能源、绿色食品、新材料等产业为重点,加强产业协作和优势互补。全面参与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重点在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铝基新材料、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低热值煤发电等优势产业方面对接项目。借助合肥的人才和研究开发中心,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
(六)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落地、落细、落实扶企政策,增强企业政策获得感。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充分调动企业家积极性,完善企业家激励机制,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有效整合社会服务资源,有序接入各类专业化服务机构,搭建运作规范、支撑力强、服务面广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顺应“互联网+”新趋势,搭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四众”平台,加快形成“基地支撑、平台保障、人才汇聚、市场完善、氛围浓厚”的创业创新生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帮扶企业,帮助排忧解难。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企业之间沟通、协调与联系,共同创造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