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全市服务业转型提质增效,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打好转型发展攻坚的实施方案》总体部署,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转型发展攻坚”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围绕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一个重返、六个重大”的目标,实施服务业转型发展攻坚,把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文化旅游、健康养老作为主攻方向,以满足需求为导向、以融合发展为目标、以业态创新为动力、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产业园区为基地,着力增强服务业供给体系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扩大服务业发展规模,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市。
二、攻坚目标
——力争到2018年,服务业规模扩大,质量提升,增加值力争突破900亿元,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44%左右。
——力争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100亿元以上,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服务业成为我市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柱产业。
——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主导产业区域服务能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
三、攻坚任务
以满足需求为导向,通过消费转型升级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
1.现代物流。系统打造林州市、殷都区、龙安区、汤阴县、内黄县物流节点,加快构建晋豫鲁铁路物流产业带,建设豫晋冀三省交界区域的物流枢纽,推动物流园区建设和专业物流发展,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联动,增强物流支撑服务能力。力争到2018年实现物流业增加值82亿元,较2016年年均增长6.5%左右;到2020年实现物流业增加值100亿元,年均增长6.5%左右。
一是实施多式联运工程。加快晋豫鲁铁路通道安阳西联络线、林州专用线、内黄专用线、汤阴专用线等铁路联络线建设,推进宝莲寺货运场站等综合货运枢纽建设。抓好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和甩挂试点工作,加快汤阴万庄、安运物流园建设。充分利用我市“两纵一横”铁路交通优势,加强与中欧货运班列的衔接,积极推进与天津港、连云港、日照港的战略合作,探索开展海铁联运运作模式,逐步实现通关一体化。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安阳车务段、市发展改革委。
二是实施智慧物流建设工程。鼓励物流企业利用安阳工业云平台,提升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服务水平。支持企业申报国家智能化仓储物流示范基地和无车承运人试点,提升物流仓储配送智能化水平和运输组织化、规模化水平。完善“八挂来网”、“万庄农资物流电子商务平台”、“运的易”移动互联等智能物流信息平台服务功能,提高车、货、仓储等信息的匹配度,促进社会物流资源高效协同管理。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三是实施特色物流提升工程。以冷链、口岸等领域为重点,培育形成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物流园区和龙头企业。抓好内黄果蔬城、国药冷链物流、鲜易冷链物流等项目建设,建成集冷链运输、城乡冷链配送、跨区域中转换装、质量检测和食品安全追溯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化冷链物流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安阳铁路口岸、保税物流中心的申报建设,构建对外开放高地,满足外向型经济发展需求。积极申请国家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依托保税仓库建设跨境电商监管中心,为外向型企业提供跨境电商物流服务。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安阳海关、市商务局。
四是优化物流业空间布局。整合物流资源,引导物流企业集聚发展,推进大型综合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园区发展。组织建设林州市、内黄县、汤阴县、殷都区、龙安区物流节点,沿晋豫鲁铁路构建物流产业带。林州市以汽配、建材物流为主,内黄县以陶瓷、农产品物流为主,汤阴县以冷链、保税物流为主,殷都区依托西部工业集中发展工业物流,龙安区依托市区居民消费发展商贸物流,重点抓好林州大通物流园、安阳西物流园、龙安综合物流园、万庄公铁物流园、内黄果蔬城等项目建设,推动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打造区域性物流发展高地。
责任单位:林州市、内黄县、汤阴县、殷都区、龙安区政府,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
2.金融服务。壮大金融主体,强化金融集聚,增强金融创新和服务能力,扩大融资规模,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力争到2018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95亿元,较2016年年均增长9%;到2020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10亿元,年均增长9%。
一是增强金融服务功能。依托市商务中心区,推进我市商务中心、金融中心建设,要集聚银行、保险、基金、投资、证券、担保等金融机构,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探索发展地方小额信贷组织,支持和规范担保业发展,引导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等机构良性发展,完善金融业态,强化金融业区域服务能力。
责任单位:市政府金融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
二是提升科技金融服务。鼓励知识产权质押、产业链融资、投贷联动、股权质押融资、融资租赁等金融产品,构建从科研扶持、成果转化、创业孵化到科技产业的适应创新链需求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线下实体+线上网络”的科技金融服务网络,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效率。
责任单位:市政府金融办、市科技局。
三是积极推动金融创新。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核心,加强金融创新发展扶持力度,强化金融业发展活力。积极争取中原股权交易中心设立安阳分中心,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鼓励发展新型金融组织,探索投贷结合的融资模式,规范引导P2P小额信贷、应收账款质押等互联网金融新业态,增强金融对重点产业和关键环节的服务能力,提高金融综合服务水平。
责任单位:市政府金融办。
3.电子商务。以建设国家级工业电子商务区域试点为契机,加强电子商务在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稳步推进电子商务载体建设,加快培育骨干企业集群,形成以大平台为支撑、大企业为引领的电子商务发展体系,努力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力争到2018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50亿元,较2016年底年均增长66%;到2020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34.5%。
一是加快电子商务应用发展步伐。积极推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鼓励大型骨干企业和大型专业市场借鉴中原钢材现货网、中国铁合金现货交易网、通用出口易等本地电商平台的经营经验和模式,大力发展B2B电商交易平台,支持百货商场、连锁企业等传统流通企业依托线下资源优势开展电子商务,实现线上线下资源互补和应用协同,支持服务百姓日常生活的各类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进园区(城镇),打造以需求为导向、多层次、多类型的电子商务应用体系,促进电子商务服务业实现规模化、产业化、规范化发展。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二是积极推进电子商务集聚区建设。以文峰区电商大厦、豫北跨境电商产业园、安阳电子商务综合产业园和汤阴县电子商务产业园为依托,加强运营模式复制、推广,逐步建设一批电商发展核心载体,构建良好的电商产业发展生态圈。发挥安阳电商协会的纽带和桥梁作用,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创业、培训、普及活动,强化对电商企业的常态化跟踪扶持,加快培育一批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壮大安阳电子商务骨干企业集群。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
三是加强与大型电商平台深入合作。以一年一度的河南投洽会电商线上线下展示对接活动为契机,积极促进与阿里巴巴、京东、中国网库、农业银行E商管家、惠民网等国内知名电商企业的战略合作,利用大型电商平台拓展我市产品的销售渠道,鼓励在互联网开设“安阳名优产品馆”,构建独具安阳地域特色的“优质品牌集聚区”,打造“安阳名优产品交易展示会”。同时,加大对大型电子商务品牌企业区域总部、服务中心和营运中心的引进力度,完善安阳电子商务平台体系。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四是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加快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跨境电商综合园区,建立集跨境物流、通关服务、保税仓储、综合监管、展示展销为一体的外贸综合服务体。普及跨境电商应用,多渠道引进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完善跨境电商人才培训培养机制,满足跨境电商发展需求。支持安阳通用国际集团等外贸企业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拓展境外销售网络,建设海外仓,发挥平台作用引导各类工业企业扩大对外贸易。鼓励传统商贸流通企业转型,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设跨境电子商务O2O体验店及进口商品展示中心,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跨境购物需求。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4.文化旅游。立足安阳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市建设。提升安阳文化古都的影响力,带动区域文化旅游资源联动开发,实现旅游全域化、国际化发展,提升文化旅游发展新高度。实施文化旅游“双十”工程战略,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和重点企业发展,力争到2018年,十大园区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要素集聚功能增强;到2020年,十大园区建设基本完成,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形成,文化旅游产业实现特色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旅游总收入达到550亿元,文化旅游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比重超过5%。
一是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市。立足安阳文化资源优势,通过龙头项目带动、文化品牌提升、特色产业支撑、体制机制创新,聚焦聚神聚力五大工程,加快推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市建设。实施安阳历史文化名片建设工程,打造殷商、根亲、红旗渠精神文化圣地;实施安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传承工程,构建安阳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体系;实施重点项目建设工程,带动文化及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实施安阳优秀文化“走出去”工程,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重要基地。到2020年,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挖掘、传承和利用,纳入《安阳市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市实施方案》的重点项目基本完成。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力争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文艺精品力作不断涌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初步形成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文明办、市文广新局、市旅游局。
二是创新文化旅游发展模式。积极推进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周易文化产业园、曹操高陵文化旅游产业园、安阳市康体文化运动园、林州航空运动文化旅游产业园等重点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引入专业研究机构和战略合作伙伴,开发系列深度体验的文化旅游产品,实现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质量和品位档次,以旅游扩大文化的传承保护和传播消费,促进我市优势文化基础和丰富旅游资源的相互融合,努力打造文化旅游优势品牌和发展模式,全面提升文化旅游发展水平。
责任单位:市文广新局、市旅游局。
三是加强文化旅游宣传推介。建立市政府主导,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县(市、区)政府、景区景点、旅游企业共同组成的宣传平台,加强旅游品牌推介,提升安阳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建立区域合作的旅游战略联盟,加强国内重点旅游市场开发。广泛利用各类社会媒体,扩大安阳旅游形象宣传。鼓励旅游资源丰富、有条件的县(市、区),探索每年从旅游业增长的地方税收中拿出一定比例,设立旅游发展基金,专项用于旅游宣传。
责任单位:市旅游局。
四是构建安阳都市旅游圈。将旅游作为中心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旅游开发和城市建设一体化,以城市建设、交通建设为基础,进一步提升城市旅游服务功能,构建全域化的安阳都市旅游圈。依托殷都区殷墟、曹操高陵、马氏庄园、水冶古城等旅游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产业链体系建设,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依托龙安区良好生态资源和独特人文文化禀赋,着力发展生态旅游,建设生态宜居龙安,打造美丽安阳西苑。积极推动对洹河沿岸的整体整治和老城改造,加强景点设置,建设展示我市人文底蕴深厚的文化旅游休闲区,形成彰显安阳古都风韵的靓丽名片。探索推广旅游一卡通年票、套票及团购等新型营销模式,积极开通旅游专线,实现资源互补、客源共享、信息互通、效益双赢。
责任单位:殷都区、龙安区政府,市旅游局。
五是推进“智慧旅游”建设。积极开展“互联网+旅游”行动,鼓励传统旅游企业进行信息化升级改造,加快安阳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及手机客户端的推广应用,完善电话直拨、地点导航、周边查询、在线预订等信息功能,为游客提供“互联网+旅游”一站式解决方案。规划建设旅游大数据中心,深入挖掘动态数据,增加个性功能,改善用户体验,实现旅游服务精准化、旅游管理高效化。
责任单位:市旅游局。
5.健康养老。以拓展养老服务领域、提高养老服务能力为着力点,探索构筑政府推动、市场运作、项目带动、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的养老服务体制,全力推进养老服务市场化、产业化、专业化和信息化。力争到2018年,全市养老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33张,到2020年,全市养老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35张。
一是推广医养结合的健康养老服务模式。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促进健康养老产业与医疗卫生行业深度融合,引导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健康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医养结合的护理型养老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根据需求和规模设置医务室、护理站或独立的医疗机构,为入住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依托相关医疗机构,积极发展针对危重病人和康复病人为服务对象的养老护养模式。依托“12349”服务平台,加强与医养融合企业合作,实现医疗养老的互联互通。
责任单位:北关区政府,市卫计委、市民政局。
二是创新发展健康养老服务新业态。结合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发展,建设专业化、品牌化、功能完备的健康养老服务基地。发挥龙泉距离市区近、生态环境好的优势,积极发展高端休闲养老。拓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娱乐、学习教育、体育健身、休闲旅游、健康服务等,研发生产安全有效的康复辅具、食品药品、服务服饰等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积极打造以养老服务、亚健康服务等养生保健为主题的生态健康养生度假村,促进健康、养生、养老与旅游融合发展。
责任单位:龙安区政府,市民政局、市旅游局、市发改委、市卫计委。
三是提升发展社区养老和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健全企业和机构为主体、社区为依托、满足老年人各种服务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使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农村幸福院等充分发挥为老年人服务功能,培育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上门为老年人提供定制服务。鼓励专业养老机构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增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大对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场所建设的支持力度,探索建立多种融资方式,依托行政村、较大自然村,充分利用农家大院等,建立幸福院、托老所、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活动站等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四、攻坚措施
(一)建立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我市将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加强对本方案实施的组织、协调和指导。要强化责任落实,分行业制定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措施,细化目标任务,强化组织保障,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各县(市、区)要明确工作任务,加强上下联动,统筹推进本地方案实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快项目载体建设。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目标,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重点领域,滚动实施一批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
(三)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将服务业目标任务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对目标任务完成好的、成效明显的,予以通报表彰;对未达到目标要求的进行通报批评。大力宣传表彰服务业先进企业,推广其成功经验和典型模式,推动形成合力攻坚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加快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