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紧把握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对我市突破传统产业发展瓶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造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样板区具有重要意义。本规划依据《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淮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主要阐述淮北市近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基础、面临形势、总体要求、发展重点、主要抓手和保障措施,是指导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和煤炭价格断崖式下跌的严峻挑战,市委、市政府主动适应新常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聚焦重点领域、创新发展思路、提升发展质量,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1. 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到2017年底,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达102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户数的12.4%,实现总产值327.4亿元,同比增长20.8%,比上年提高14.8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16.0%。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催生了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添新动能。
2. 集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近年来,我市凝心聚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产业链协同发展、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以国家级、省级经济开发区、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等作为载体,优化区域主导产业空间布局,初步形成了铝基高端金属材料、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发展格局,培育了华中天力、相邦科技、卓泰化工、华润金蟾、金龙机电等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发展势头强劲的龙头企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撑。
3. 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建成方正智谷、源创客、梧桐树等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共11家,4个“星创天地”通过科技部备案,拥有院士工作站5家、博士后工作站10家。各类创新平台不断涌现,其中国家工程实验室1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5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21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0家。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7家,增加值同比增长15.2%。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3183件,专利授权量达到970件,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4. 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我市积极出台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系列政策,全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加速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向新兴产业集聚。设立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大对“双新”产业扶持力度。深入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激活发展升级动力之源,2017年底,全市孵化器建设面积达8万平方米,入驻企业和团队304家。全市高端人才不断汇聚,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9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32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74人。总体上,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发展态势良好,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优势,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面临形势。
1. 从国际看,产业革命浪潮继续深化。目前正是全球新兴技术群体迸发、新一轮产业变革深度演变的关键时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持续推进“能源新政”“绿色技术”“低碳经济”“工业4.0”等发展战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全球经济格局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基因测序、精准医疗、生物合成等生物技术引发生命科学纵深发展。能源革命、智能制造、新材料、低碳技术等前沿科技推动传统工业体系分化变革。创新驱动的新兴产业逐渐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各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新一轮产业革命制高点的重要突破口。
2. 从国内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地位不断凸显。近年来,国家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提出“一带一路”“创新驱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面对国内外环境的重大变化,传统产业增长动力不足等诸多挑战,国家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到了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国各省、市也相继出台更加有效的支持政策,抢占发展机遇,逐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3. 从我市自身看,转型崛起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市积极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新路,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省“加快皖北地区崛起”重大战略发展机遇期,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原城市群”“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为契机,深化对外产业合作,调整优化城市发展格局,实施创新驱动和“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不断转方式、激活力、增动力汇聚发展新动能,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同时也要看到,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创新水平不高,规模偏小,现有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制约了新技术的应用、新业态的培育和新模式的推广。面对煤炭去产能的艰巨任务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需要找准战略定位,保持战略定力,抓住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挑战,进一步优化土地、人才、资本等要素资源配置,统筹规划建设新兴产业准入和监管体系,创新发展思路,提升发展质量,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和新引擎,早日迈入全省乃至全国先进行列。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重要部署,以“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为引领,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重大战略,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着力扩大开放合作,着力强化龙头引领,着力提升创新能力,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建设一批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加快实施一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加快布局一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积极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现淮北转型崛起提供重要支撑。
(二)基本原则。
1.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扎实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最大限度调动县、区以及各类园区的积极性,形成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2. 创新驱动,龙头引领。以行业龙头企业为切入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全面提升人才、技术、资金的供给质量,全方位推进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3. 开放合作,集聚资源。抢抓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机遇,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高效调动和运用优势创新资源,不断提升创新创业资源集聚和创新成果转移转化能力。
4. 梯次推进,滚动发展。立足当前,建设一批重大新兴产业基地;谋划中期,培育新兴产业后备力量;布局长远,努力把握未来产业发展主动权,形成“重大新兴产业专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梯次推进、滚动发展的格局。
(三)主要目标。
1.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20%,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20%,全省排名争先进位。
2.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在铝基高端金属材料、碳材料、绿色食品、高端装备等领域争取建成在全省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打造铝基、碳基材料千亿板块;在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建成一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着力打造硅基产业千亿板块;在陶铝新材料、环保装备、芳香产业、健康服务等领域建成一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
3. 产业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力争新认定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共5家,新认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60家,构建政产学研合作机制,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校院所高效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涌现出一批原创能力强、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品牌美誉度的行业排头兵企业,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支撑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三、发展重点
立足市场前景、技术储备和产业基础,加快发展壮大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六大产业。
(一)新材料。
瞄准重大装备和重点产业方向,顺应新材料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以突破前沿技术和培育高端产品为主攻方向,积极发展铝基高端金属材料、陶铝新材料、碳基新材料,把新材料产业打造成为抢占未来战略制高点和支撑先进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基石。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
1. 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围绕“铝材原料-变形铝合金-高精板带箔”、“铝材原料-变形铝合金-挤压铝基新材料(管、线型材)”、“铝材原料-变形铝合金-锻压铝合金新材料(汽车轻量化零部件)及粉末”、“铝材原料-压铸铝合金-铝合金铸件(铝镁汽车轮毂、发动机等)”四个产业链,依托龙头企业,加快建设铝基高端金属材料产业园,积极引进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集中力量发展铝基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铝合金新材料,培养铝基新材料产业集群,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铝基新材料产业基地。
2. 陶铝新材料。依托安徽相邦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以市经济开发区为载体,瞄准国际发展前沿,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陶铝新材料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应用。开展陶铝新材料在航空航天、军工兵器、电子设备、轨道交通、汽车关键部件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加强与军工企业对接,寻求陶铝新材料在军工领域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加速推动军民转化。加强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省标准化院等专业技术机构的对接交流,推动陶铝新材料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推进上海交通大学安徽陶铝新材料研究院建设,加快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打造国际领先、产业集聚、绿色智能的陶铝产业基地。
3. 碳基新材料。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坚持高碳资源低碳利用、黑色煤炭绿色发展,加快推进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建设,促进煤炭精深加工和多元转化。以焦化项目为基础,对焦化副产物精深加工和循环利用,重点建设甲醇和烯烃、芳烃及下游合成材料、高端精细化工、专用化学品等项目,不断延伸煤电化产业链,向高端化、精细化发展。实现基地内部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模式,原料就地循环转化,形成甲醇-烯烃-精细化学品及合成材料,甲醇-醋酸-醋酸乙烯及下游合成材料,甲醇(混合芳烃)-芳烃-合成材料,煤-乙二醇-聚酯材料,煤焦油-沥青-碳素材料等五条主导新型产业链,以“产业规模一流、技术装备一流、产业链完整性一流、管理服务一流、绿色循环发展一流”为标准,争取建成安徽省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国家级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基地。大力发展功能性碳纤维、石墨烯、耐烧蚀碳陶材料、碳碳复合材料等新型碳材料,推进碳纤维材料在汽车轻量化、体育器材等领域研究应用,推进石墨烯在电池、结构材料等领域应用,围绕“碳”广泛开展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着力打造“中国碳谷”。
专栏1:新材料重点项目
1.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年产20万吨铜铝复合线、年产15万吨高精铝板带箔、年产5万吨亲水铝箔、年产1000万平方米CPI基板、年产2万吨电子铝箔、年产19万吨超大规格特种铝合金板带材、年产36万平方米幕墙板、2.4万吨彩涂铝卷、年产5万吨半刚性食品级铝箔、年产32万吨高档热镀铝锌硅钢板及彩涂生产线、年产200万只镁铝车轮、年产5万吨铝容器加工生产线、年产10万吨轨道交通用大型铝型材、年产10万吨节能环保铝合金型材、年产10万吨新能源高端铝型材等。
2.陶铝新材料。均瑶产业园、陶铝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淮海集团陶铝新材料加工中心、连铸连轧生产线、复合材料制粉、特种铸造生产线、上海交通大学安徽陶铝新材料研究院、安徽省铝基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争创国家铝基材料及制品检验检测中心等。
3. 碳基新材料。100万吨碳基新材料、10万吨环己酮仿生催化氧化联产己二酸与己内酯、焦炉气综合利用甲醇、甲醇制烯烃、5万吨环保型功能性添加剂、3万吨电子新材料产品、1000吨过氧化物引发剂、16.5万吨醋酸衍生品及食品添加剂、1000吨功能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等。
(二)新能源。
以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为重点,积极发展太阳能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充分利用煤矿瓦斯资源,推进瓦斯发电。到2020年,新能源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1. 太阳能。发挥全市及周边地区、各大矿区、采煤沉陷区大量的闲置水面和塌陷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良好的电网接入系统等优势,不断延伸光伏产业链条。支持光伏组配件以及各种原材料的生产制造,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逆变器及配套设备等产业,形成太阳能光伏应用与产业发展相互依托、互动发展的格局,做大做强光伏产业。推进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与配套产品、城乡民用建筑集中供热式太阳能装置、太阳能热水与建筑一体化装置等太阳能综合利用。
2. 风能发电。发挥风能资源分布广泛和应用灵活的特点,在做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工作的基础上,加快陆上风能资源规模化开发,推动风电与其它分布式能源融合发展。积极引进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发展风力发电机、变流器、叶片等风力装备零部件制造,全面提升风电机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
3. 生物质能。加强生物质能源综合开发利用,重点发展以生物质颗粒、燃料乙醇、生物柴油为主的生物质能源。扩大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生物质液体燃料生产能力。依托生物质能热电项目,优先发展秸秆、生物柴油、燃料乙醇和垃圾焚烧发电,建设集收、储、运、加工、利用一体化的热电联产体系。鼓励固体成型燃料利用,建设生物质炭气电联产项目和沼气集中供气工程。
专栏2:新能源重点项目
两淮采煤沉陷区300MW国家光伏领跑者基地项目、永辉刘桥40MW农光互补项目、濉溪经济开发区30MW光伏发电项目、杜集经济开发区30MW光伏发电项目、中远溪濉溪县99MW风电项目、阳光电源、华润电力、华能、申能风力发电项目、上海电气杜集区30MW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濉溪浦发30MW生物质发电项目、上海电气濉溪县30MW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新建瓦斯发电机组项目、ESS高效能源存储系统项目、风能系列产品组装线项目等。
(三)新一代信息技术。
根据电子信息产业跨界融合的发展趋势,顺应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布局向中西部转移的态势,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配套中小企业,定位产业链重点环节,重点发展智能终端、物联网、储能电池、核心电子元器件、新型电子材料等领域,加快打造硅基产业千亿板块。全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围绕“延链补链强链”精准招商,促进产业集聚和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以“信息通信设备及配套产业、新型显示产业、高端电子装备”产业为3大核心,以“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时空云平台等智慧城市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电子商务及其它新兴电子领域”等产业为“X”的“3+X”多轮驱动产业体系,打造具有品牌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和出口基地、全国重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基地。到2020年实现产值550亿元。
专栏3: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项目
淮北城市云计算中心、东华(淮北)·全国中小企业云服务智慧产业园、金龙机电二期触摸模组、AG玻璃项目、安徽傲龙网络IDC枢纽中心(二期)、年产300万套3C通讯器材生产线项目、移动终端及相关配件生产线、电力电子设备、智能家居设备、智能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生产线、物联网传感节点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力普拉斯电源UPS项目、安徽理士电源UPS项目、海聚科技手机主板制造项目和智能家居项目、淮北思苑科技软件开发和应用、安徽迎辉科技新型显示项目、京信电子汽车电子束项目、裕源太阳能科技LED、电池组项目、深圳宏鑫瑞特LED项目、贝仕达电子科技微电机、电位器和汽车电子项目。
(四)高端装备制造。
提升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水平,加快突破关键技术与核心部件,促进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依托矿机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发展高端成套矿机装备,进一步向现代农业装备、电力机械、环保设备、数控化装备、机器人、军工机械等高端装备制造方向拓展,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积极引进一批智能制造项目,向研发设计和高端智能装备升级。重点扶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生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中小型企业,大力发展汽摩零部件加工制造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省一流的汽摩零部件加工制造产业基地。扶持发展无人机产业,探索发展增材制造(3D打印)为大型高端设备企业提供配套,延伸高端设备产业链条。推动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大力引进高层次航空技术团队,依托通用航空机场建设,重点布局通用飞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等装备制造产业,形成生产、运营、机体维修到技术支持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产值400亿元。
专栏4:高端装备制造重点项目
天路航空无人机、通用航空产业园、大唐富怡智能机器人、柔性软体机器人、智能制造科技产业园、煤矿机械再制造、精密液压铸件、磁阻电机装备、不锈钢复合管及纺织环保设备、安来机电装备研发制造等。运用3D打印技术实现高端装备制造。
(五)生物医药。
充分发挥现有生物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生物医药。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技术条件成熟、产学研关联度较高的生物产业领域和重点产品,对接国家重大专项,以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为核心,突破一批具有重大支撑和引领作用的关键技术,壮大华润金蟾、科宝生物、安徽康尔欣生物制药等一批龙头企业,实现重点领域的跨越式发展,逐步将生物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瞄准中医药健康服务,加快引进培育集种植(养殖)、提取、研发和生产为一体的现代中医药生产企业,把安徽康尔欣生物制药建设成仿野生斛系列产品生产基地,把华润金蟾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抗肿瘤中药和中药配方颗粒基地。到2020年实现产值100亿元。
1. 生物制药。在生物制药领域,重点发展生物技术药、化学药、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保健品、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在加强产业链核心环节竞争力的同时积极向上下游拓展延伸,开拓与现有优势基础相关联的具有高附加值的研究方向和产品领域。
2. 生物科技。运用提取、发酵、化学合成、固定化酶、细胞转化等先进技术和方法,发展柠檬酸、苹果酸、富马酸等食品、医药、化妆品添加剂或助剂产品,开发聚乳酸、有机酸等生物基降解材料。研究从中草药、植物芳香、水果蔬菜等领域萃取提炼,发展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健康长寿的各类药用饮片、食品及添加剂、精油产品等。
3. 医疗装备。依托安徽英科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淮北正华生物仪器有限公司、淮北天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医疗设备龙头企业,积极开展医用系统集成、诊疗设备、体外诊断及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的研发创新。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医疗器械的示范应用,建立“应用-评价-改造提升-再应用”的应用推广机制和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一批国产医疗装备知名品牌。
4. 健康服务。以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为依托,结合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优势,以服务全民医疗健康为目的,重点发展智慧健康及康复保健产业。加强与长三角医药产业园区及企业的交流互动,鼓励企业进行营销网点建设,积极发掘下游市场需求,推动医药商贸物流发展。推动芳香产业发展,建立立体种植、萃取加工、产品深加工、旅游观光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加强医疗、保健、美容与医药等高端产品的研发。
专栏5:生物医药重点项目
华润中药配方颗粒提取工程、安徽康尔欣“石之仚(仙)”系列产品生产线、安徽科宝生物制药、英科医疗高端医用手套、完美生物科技、汉芳生物科技、奥郎普生物工程、临沂亿嘉禾生物工程、中药及保健食品产业园、淮北中加生物医药中间体产业城、中药饮片生产线、氨基酸生产线、盛美诺胶原蛋白、阜邦食品添加剂、智信堂中药饮片、康荍生物技术、北京宝德瑞食品、人良生物科技、淮北大健康硅谷、三木生物科技等项目。
(六)绿色食品。
依托农产品资源优势,以凤凰山经济开发区、百善食品产业园等为载体,大力发展粮油果蔬肉类精深加工、方便休闲食品、烘焙食品、营养保健品、软饮料及酒等绿色食品产业,建立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着力提高食品产业科技含量和质量安全水平。树立抓食品必须创品牌的理念,引导产业向绿色、有机、休闲、保健、安全、养生等高端化、功能性方向发展,培育若干特色品牌。依托“黄淮粮仓”打造“国人厨房”。结合“互联网+”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互联网+”的产品销售模式,实现网络交易、平台建设、物流配送、线上服务、线下 体验、技术研发、文化创意等多功能、多业态融合。拓展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积极发展食品包装、食品物流等配套产业,加快建设食品产业集聚,建设成为国家级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到2020年实现产值550亿元。
1. 粮油果蔬肉类精深加工业。重点发展畜禽屠宰、肉制品、血制品精深加工,发展屠宰加工副产品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发展各类食品专用粉、全麦粉、营养强化粉、预配粉、小麦谷元粉、变性淀粉和速冻食品、杂粮食品、胚芽食品等营养食品。积极发展低温脱水蔬菜、多维蔬菜汁、天然蔬菜粉、水果汁、罐头等有机果蔬和绿色果蔬深加工产品。应用大宗油料的高效、绿色炼制技术,发展食用植物油,开发功能性结构油脂产品,促进油脂品种多元化等。大力推进以粮食加工副产物为原料的蛋白、膳食纤维等高附加值产品生产。
2. 方便休闲食品制造业。发展冷冻冷藏、常温方便米面制造等主食食品,坚果、炒货等风味独特、营养健康休闲食品,低盐、低脂等功能熟肉制品。开发冷冻调理食品、旅游食品、方便菜肴等新型方便食品。丰富传统方便食品的质量和种类,提升产品档次,降低危害,向多品种、系列化、营养化、高档次、高品质的方向发展。
3. 烘焙食品制造业。发展威化饼干、夹心饼干、果蔬饼干、蛋奶饼干和中西糕点等烘焙食品。根据老年人、儿童和特殊人群的需求,大力开发营养、保健等新型焙烤食品。积极挖掘、传承传统名特糕点优秀文化和精湛技艺,在保持传统风味质量的基础上,改造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提高产能和效益。
4. 营养保健食品制造业。开发氨基酸系列产品、低热量强化营养保健饮料、补充人体维生素、矿物质、肽与蛋白质、活性菌、微量元素等保健食品。围绕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促进消化、延缓衰老、美容养颜等功能,研发适合不同人群的营养强化食品,宜于婴幼儿、孕妇、老人、运动员等人群食用的特殊食品。
5. 软饮料、酒制造业。发展液体乳及乳制品、乳清粉、干酪等高品质乳制品,开发乳蛋白、乳糖、活菌型含乳饮料等产品,延长乳制品加工产业链。发展运动员饮料、复合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谷物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等,积极开发低热量饮料、营养保健饮料等新产品。发展白酒、啤酒等酿酒系列产品,研发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消费群体的多口味白酒,积极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果酒和营养保健酒。
专栏6:绿色食品重点项目
凤凰山绿色食品基地、百善现代健康食品工业园、全聚德食品加工及冷链物流、完美水果酵素、广东潮州食品园、康师傅方便食品、上好佳休闲食品、旺旺烘焙类食品、喜之郎休闲果品、今麦郎食品、好丽友食品、三全食品、蜡笔小新休闲食品、江门市澳新食品、北京美丹食品、澳门十月初五饼家食品、嘉士利食品、上海太太乐生物科技保健品、香飘飘食品及饮料加工、广州乐百氏功能性饮料生产、口子东山产业园、圣芝堂功能性植物饮品、鑫乐源芋蔬膳食纤维系列产品、思朗食品保健饼干、苏太太休闲食品、皇冠休闲卤制品、口口丫休闲食品等。
四、主要抓手
(一)加快建设一批重大新兴产业基地。立足当前,围绕铝基高端金属材料、碳材料、绿色食品、高端装备等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领域,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集聚发展为路径,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推进,努力打造省内一流、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二)扎实推进一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谋划中期,在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具有一定基础和较强优势的领域,加快实施一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聚集产业链关键环节,强化龙头企业引领,加快推进核心项目产业化及推广应用,带动配套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做大产业规模,为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三)积极培育一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布局长远,着眼产业发展前沿,在陶铝新材料、环保装备、芳香产业、健康服务等领域,加快实施一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突破核心技术,推动示范应用,尽快实现产业化,培育具有爆发式增长潜力的未来型产业,抢占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五、推进举措
(一)扩大开放,整合优势资源。瞄准境内外新兴产业领域的领军企业,实施“领军企业引进计划”,建立市、县区联动机制,实行“一企一策”,推动项目落地。支持境内外企业、高校院所等来淮设立研发机构、共建研发平台、建立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开展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鼓励企业到境外投资并购“隐形冠军”企业或研发机构。加快实施国际合作创新计划,支持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共建合作园区,推动中德产业园建设。
(二)培育龙头,强化引领带动。组织实施市创新企业百强培育工程,着力培育一批龙头性、引领性创新型企业。遴选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具有较强研发能力、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或经专家论证具有重要创新点和较高成长性的企业,列入龙头企业培育备选库,力争通过5年时间的努力,培育一批处于省内行业前列、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探索军工科研院所企业化改制,促进军民融合发展。
(三)强化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鼓励构建以龙头企业为主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高校院所参与的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完善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机制,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支持企业将互联网技术融合到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等环节,全方位推进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四)夯实基础,提高保障能力。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提速,提升骨干网传输和交换能力。加速广播电视数字化改造,建设覆盖全市的地面数字电视网。加快无线宽带网络建设,推动部分县区建成重要公共场所无线宽带网络全覆盖。加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布局,建设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组织实施工业强基示范工程,持续提升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等工业基础能力。
(五)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进开发区创新体制改革,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从直接管理具体项目转为主要负责科技规划、政策、布局、评估和监督。深化金融创新体制改革,争取纳入投贷联动试点区域,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推进创新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科研人员双向流动制度,切实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
(六)推进双创,打造发展新引擎。促进科研人员、海外高层次人才、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施“江淮双创汇”“创业江淮”行动计划,建立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众创空间,实现创业与创新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建设集创新政策、行政服务、创业辅导、交流培训、孵化培育、创业融资、知识产权质押、上市辅导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创业创新政策和服务全覆盖。大力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支撑平台。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市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加大对资金、技术、人力、土地等资源的统筹力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整合要素资源,共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
(二)创新工作机制。各县区人民政府是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责任主体,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确保重大项目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科技成果转化等顺利实施。要树立全球眼光,加强与省内外研究机构合作,建立综合性、常态化的研判机制,把脉产业发展方向,提升产业谋划水平。
(三)强化要素保障。充分发挥“三重一创”专项引导资金作用,重点投向重大项目建设、新产品研发和关键技术产业化、检验检测平台建设等。加快组建运营市“三重一创”产业发展基金,推进组建运营天使投资基金,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加大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市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淮创新创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等各类人才激励政策优先向“三重一创”建设倾斜。
(四)严格考核评估。建立任务落实情况督促检查机制和第三方评估机制,对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实行动态调整管理。加强考评结果运用,对考评结果优秀的给予滚动支持,对考评不合格的予以摘牌,并根据目标完成情况按比例收回市级支持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