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势与机遇
“十二五”以来,新余市制造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绩,规模质量稳步提升,创新发展能力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稳步优化,两化融合水平显著提升,绿色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但制约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如创新能力不强、内生发展动力不足、高端产业发展滞后、资源环境约束日紧、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支撑能力尚待提升等。《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给新余市制造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十三五”时期,新余市必须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有利时机,积极对接国家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立足产业实际,转变发展理念,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创新驱动,实现制造业逐步变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中部地区制造强市。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五大发展理念,遵循“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以发展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中心,突出钢铁及钢铁深加工、新能源、光电信息和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特色,加快构筑“4+X”新型制造业体系,实施制造强市系列重点工程,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升级,将新余市打造成为中小型重化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引领区,建设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中部制造强市。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支持、宏观导向中的作用,形成合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改革创新,开放引领。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主要动力,建立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深化国际合作,强化和周边地区协作,走错位、融合、开放发展道路。
两化融合,绿色转型。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升级。强化约束机制,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走创新驱动、绿色生态的发展道路。
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充分发挥顶层设计的引领作用,按照制造强市建设战略总体要求,全面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统筹各类资源,集中突破和发展若干前景好、带动性强、支撑作用明显的产业,以点带面,实现突破性发展。
(三)发展定位
通过3–5年发展,打造全国中小型重化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示范引领区。着力推动产业延伸,提升钢铁、光伏、锂电、苎麻等传统优势产业本地化、区域化合作水平,推动主导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增加终端产品比重,提高产品附加值,在产业合作、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方面形成示范引领;着力培育新兴产业,从基础设施和产业支撑平台方面双向发力,不断优化改善产业发展环境,提升产业集聚能力,大力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在培育新兴产业、调优产业结构方面形成引领示范;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在钢铁及深加工、新能源、光电信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分类实施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试点示范及应用推广;积极培育节能环保产业,在钢铁、新能源、动力电池、苎麻纺织等领域推广循环经济等绿色制造模式;支持钢铁、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开展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服务环节投入,提高价值增值能力。引导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夯实工业发展基础,强化质量品牌建设,总体推进带动新余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在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方面形成示范引领。
(四)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强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建立起较为完善的“4+X”新型制造业体系,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技术创新处于国内领先,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培育出若干国内领先的行业优势骨干企业。重点行业单位制造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
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和智能化水平显著增强,两化融合迈上新台阶,质量效益名列国内前茅。拥有若干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产业链向附加值高的部分充分延伸。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全国中上水平。
到2030年,制造强市更加巩固,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在全国产业分工的地位取得较大提升,产业优势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逐步建立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和产业体系。
三、重点领域
(一)做强做优四大支柱产业
1.钢铁及深加工产业
到2020年末,钢铁及深加工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00亿元,在船用及海工用钢、容器锅炉板、硅钢等领域全面实现国内领先,建成国家一流优特钢生产基地。
优特钢:紧密围绕《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实施优特钢产品精品化战略,提高品种、品质和品牌。加快技术创新,提高优质钢卷板、船用钢和海工钢、容器锅炉板、汽车用钢、电工钢等领域产品品质。加大研发力度,开发高牌号及高磁感取向硅钢、无取向电工钢、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型钢材以及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所需的高性能特钢材料。
钢铁精深加工:依托新余特钢基地平台,以提质增效为中心,提高精密铸造、大件铸造、极限锻造、精密零件、复杂零件、大型零件及高端模具加工能力。拓展钢结构、金属工具、五金加工、机械零部件等下游产业,延伸钢铁产业链,满足省内装备制造行业需求。引导精深加工企业加快生产设备智能化改造,提高自动化和清洁生产水平。
工程技术服务:依托钢铁及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咨询服务、技术中介、工业设计、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钢铁产业服务化转型。
2.新能源产业
到2020年末,建设新能源产业重大项目20个,力争全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0亿元。
太阳能光伏光热:着力突破关键技术、提升生产工艺水平,积极开发终端产品研发,打造全国重要的光伏产业基地。在硅材料领域,支持低能耗、低成本的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技术,重点关注清洁、环保的新型光伏电池及材料技术进展,建设万吨级高纯多晶硅生产线。在硅片领域,发展准单晶铸锭技术,加强对熔铸、剖锭及切割工艺等关键技术再创新,提高硅片质量和单位硅材料出片率,提升光电转换率。在电池与组件领域,发展非晶与微晶相结合的叠层和多结薄膜电池,高倍聚光化合物太阳能电池产业化生产技术,BIPV组件生产技术,扩大建筑附着光伏(BAPV)组件应用范围。在集成系统与设备领域,发展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集成和平衡调度技术,掌握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百万千瓦光伏发电基地的设计集成和工程技术、风光互补系统等。推广分布式电站建设,鼓励大型光伏并网电站的建设与应用。
锂电新能源:以动力与储能电池产品为突破口,重点培育引进锂电终端产品制造企业,拓宽锂产品应用领域,打造包括锂矿资源、电池材料、成品电池、应用产品及其配套产品的动力与储能电池完整产业链,着力打造世界级锂盐生产基地。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以及太阳能、风力发电、电网基站等领域的高密度、高安全性的大容量储能电池产品。
风电装备:推进大功率双馈式发电机组、直驱式发电机组的研发设计,提高发电机、齿轮箱、大型结构件等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
生物质能:依托骨干企业发展生物质能(垃圾、污泥、秸秆等)资源化利用技术,发展生物质能燃烧用循环流化床、炉排炉、气化炉、热解炉与控制系统及其他配套设备,提高关键装备生产能力。
3.光电信息产业
加快发展新一代光电显示和半导体照明,大力发展消费电子等产业,逐步形成光电信息产业集群优势。到2020年末,建设光电信息重大项目35个,力争光电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0亿元。
手机触控:积极承接先进产能转移,重点引进终端产品制造企业,加快发展电子玻璃、触控感测器、显示面板、触摸屏模组、摄像模组等产品,强化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车载通信设备等智能终端触控产品开发应用。
LED:发展外延片、芯片、封装、显示、照明、背光源等领域具有自主品牌LED产品,加大LED在车用、交通和城市景观等领域的产品开发,突破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核心技术和产业化瓶颈。
智慧安防:推动光电产业与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的融合发展,发展视频监控、智能门禁系统等智能楼宇系统,车辆防盗报警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等智能交通系统。
4.装备制造产业
到2020年末,形成特色优势突出、产业集聚度高的现代装备制造产业体系,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亿元。
汽车及工程机械零配件加工。发挥优特钢和机加工能力优势,发展汽车及工程机械用铸、锻、冲压件及深加工产品,以及特种工程机械驱动桥和变速箱等零部件。着力培育一批掌握核心先进技术、拥有品牌,具备自主开发能力的零部件企业,打造江西省重要的汽车及工程机械零部件生产基地。
农机装备。举办好南方农业(工程)机械展销会,以会促产,为农机生产、经销企业与广大用户之间搭建沟通合作。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发展粮食烘干机械、育秧播种设备、新型植保机等农业机械,完善农机零部件配套能力,着力打造江西省农机装备制造基地。
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紧抓智能制造发展时机,加快培育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3D打印等智能装备和产品。瞄准养老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布局代步、康复护理、家政等服务机器人。强化精密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和驱动、编码器、传感器等核心部件的研发,加快形成机器人产业链。
(二)改造提升特色优势产业
到2020年末,依托苎麻纺织、食品加工、化工建材行业领军企业,逐步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400亿元。
1.苎麻纺织
以苎麻为核心,发展亚麻和大麻产业,打造形成原料种植、麻纺加工、服装家纺、麻纺服务的麻纺全产业生态链。继续办好中国(江西)国际麻纺博览会,提升苎麻品牌形象,筑牢优质平台“筑巢引凤”,加快麻纺特色小镇和国际麻纺城建设,吸引优质创意设计、加工制造、品牌运营、全球采购企业入驻。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恩达麻世纪、恩达麻业等优势企业,加快培育创新能力强、国际品牌影响力大的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
2.食品加工
发展以猪、牛、鸡、鸭等肉类深加工,水产品深加工、大米深加工为主的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建设可追溯系统,强化农副食品质量、安全、品牌建设。发展以烘焙食品、低温脱水蔬菜、速冻菜等为主的时尚食品产业集群。发展以保鲜蔬菜汁、复合果蔬汁、米乳、花生乳、花生乳、奶制品等为主的天然健康饮料产业集群。
3.化工建材
延长产业发展链条、增强产业整体配套能力,逐步完善绿色化工建材产业链。引进新型煤气化、甲醇制烯烃等关键技术,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着力提升精细化工价值链。推进在线LOW-E节能玻璃、纤维水泥外墙装饰板等项目建设。发展中高档的塑料薄膜、异型材、工程塑料制品,集防火、抗震、环保、保温、防水、降噪、装饰等新型建筑材料及水泥基材料及制品。
(三)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到2020年末,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亿元,培育形成新的增长极。
1.节能环保
以技术装备、产品、服务为突破点,拓展节能环保技术装备研制、循环经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生产和服务领域。支持和鼓励企业加强绿色节能先进技术装备研发与推广应用。推进空气能热泵产业基地、螺杆膨胀发电机、新型储能材料技改等项目建设。依托龙头企业积极研发膜处理、新型生物脱氮、重金属废水污染防治等污水处理技术,示范推广大型焚烧发电及烟气净化系统、中小型焚烧炉高效处理等垃圾处理技术。
2.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
依托高新区生物医药食品产业园,发展医药中间体、中药材产品深加工、抗艾滋病药中间体、保健品和药用胶囊、生物基农兽药等。鼓励发展第三方医药物流服务,形成辐射范围广、功能完善的医药销售和物流平台。加快悦新大健康产业园项目建设,着力打造集中药材种植加工、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研发生产、保健品生产、医疗保健服务、中药材仓储交易等构成的大健康产业体系,着力推进特色中药产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
3.新材料
依托镍合金生产体系,发展耐高温耐腐蚀镍基特种合金、镍带镍丝、镍基合金钢、高镍合金钢、镍基合金、镍铬合金等高新镍基材料。
4.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
积极引进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加快发展新型关键总成和系统零部件、高效节能发动机、自动变速器、汽车电子、电动车充电设备等关键零部件。加快推进30万辆新能源电动车、50万只电动车充电设备项目建设,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
5.工业互联网及大数据应用产业
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大数据企业,推动大数据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全流程各环节的应用,促进应用模式、商业模式和服务业态创新。引导企业建设商业智能(BI)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大数据分析,优化工艺流程,推动管理流程的优化、重组和再造。
四、实施制造强市系列重点工程
(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支持新钢、赛维等骨干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积极培育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发展一批“单项冠军”企业。健全鼓励创新的分配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家、科技人员创新活力。建设高水平创新载体,着力提升创新资源保障能力。高水平布局建设“1+N”制造业创新中心体系,加快推进国家光伏制造创新中心、江西省钢铁、锂材料、LED制造创新中心创建工作。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搭建一批技术创新、产业配套、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孵化等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创新服务支撑能力。
(二)智能制造工程
全面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实施“机器换人”计划,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改造,全面提升装备数字化、柔性化、个性化生产能力,提升整体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突破发展智能装备和产品,围绕高端数控机床、工程机械、农机装备、冶金成套装备等高端制造和消费品领域,开发具有深度感知、智能决策等功能的智能成套装备和产品。强化智能制造基础服务支撑,大力发展一批具有智能制造方案设计和系统集成能力的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和服务机构。加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研究和应用,探索和制定优势行业的智能制造标准,提高新余智能制造软实力。加快建设智能制造支撑平台,研发融合新型技术的工业互联网设备与系统,构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及实验平台。
(三)工业强基工程
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工艺及核心零部件的攻关,突破关键通用技术、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和基础零部件。紧密对接国家工业强基发展目录、工业强基专项、国家科技专项和江西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发展一批需求迫切的“四基”产品技术,力争部分标志性工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构建产业基础技术支撑体系,建立“四基”基础数据库,推进“四基”资源整合配置与开放协同。培育发展一批重点基础产品、工艺的推广应用服务机构。支持和鼓励在工业园区率先建立第三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工业集聚集约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整机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基础材料、零部件与整机企业的战略合作,加快形成有效协调的产业链。
(四)优质制造工程
推动企业深入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提升制造业产品质量。加强质量检测能力建设,加快推广在线监测、智能物流系统等先进制造和检测设备,提高企业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质量追溯能力。鼓励企业及科研院所参与国际、国家和地方标准的制定或修改,积极推动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企业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实施制造业品牌提升专项行动计划,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国内领先和国内知名、行业领先的品牌企业,提升“新余制造”整体形象。
(五)“互联网+制造”工程
积极发展众包、众创、众扶、众筹等“互联网+制造业”新模式和新业态,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快速响应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网络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效、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强“互联网+制造”载体和服务平台建设,推动钢铁云、纺织云、光电云等专业云平台建设,大力引进物联网云工程和云服务企业。
(六)绿色制造工程
实施绿色改造升级专项行动,加快重点行业、企业及关键工序绿色化改造,推进重点用能企业节能降耗增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再制造,重点对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机床等领域推进机械设备再制造,引导和创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产业园区。引导企业积极开发绿色产品,推行生态设计,提升产品节能环保低碳水平。完善绿色制造标准体系,严格执行环境管理标准体系、产品排放标准、企业错峰生产制度、职业健康和安全标准,建立企业绿色制造标准自我声明制度,推进标准实施效果评价。
(七)服务型制造工程
积极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引导企业推进生产过程中内部服务环节实现外部裂变,推动钢铁及深加工、装备制造、锂电新能源、纺织等企业从以产品制造为核心向产品、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并重转变,提升价值链层次。依托骨干企业和孵化中心等载体,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快工业设计中心建设。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服务,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形成分工协作体系和特色产业集群。强化区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构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智能制造与智能服务公共服务平台、工业大数据资源平台、标准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等。
(八)制造业人才提升工程
以打造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制造业高素质人才队伍为目标,继续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创新引进和培育新模式,积极引进培育钢铁、新能源、光电信息、装备制造发展亟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重点引进和培育五类人才,包括“高精尖缺”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锐意进取的企业家及经营管理人才。加快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引智平台、高水平多层次科研平台、“双创”及企业家培育平台、高技能人才实训平台、保姆式人才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和完善多层次人才评价机制、全方位人才激励机制、科学的人才流动机制、“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健全的人才政策保障机制。
五、强化战略支撑和保障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围绕资源枯竭型重化工业城市多元化转型发展和制造强市建设,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小政府、大社会、活市场、优环境”四大改革创新工程,破解制约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实施简政放权,继续下放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着力完善“三单一网”管理,加快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一照一码”“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强化行政服务中心改革创新,全面对接网上办事大厅,建立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平台,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水平。
(二)加强金融财税支持
积极落实国家优惠政策,加大财政在工业领域的投入,完善各级税收优惠政策,优先支持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和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提升。鼓励金融机构对先进制造业项目优先给予信贷支持。支持企业上市、互联网金融等多种方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每年按照上年可用财力的一定比例安排资金,逐步做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产业引导专项资金、还贷周转基金等资金规模,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为制造业转型提供资金支持。加大财园信贷通、科贷通、信用担保等融资方式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建立政策咨询、创业创新、知识产权、投融资等各类公共服务平台。
(三)优化要素资源配置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严格执行钢铁等行业差别电价政策。对列入新余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企业,实行水价优惠政策。研究实施差别化供地政策,采取优先保障措施,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地的支持力度。探索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工业用地供应制度。
(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整顿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高服务效能,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和规范企业信用信息发布制度,营造守约践诺的信用环境。完善知识产权法规政策体系,强化执法,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打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积极转变政府支持创新创业方式,由主导创新为主向提供创新的基础设施、公共平台、政策保障为主转变。加大创新创业文化的培育和舆论引导力度,形成崇尚科学、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五)进一步加强开放合作
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引导外资投向新能源、光电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工业互联网等领域。鼓励和支持外资企业在新余设立分支机构、研发中心等。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承接东部地区先进产能转移。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建立与“长江经济带”沿线政府、企业交流对接机制,强化产业对接和园区合作,吸引更多企业来新余投资兴业。积极开展对外合作,支持优势产能向境外转移,发展境外产业园区,提高国际合作水平。
(六)强化组织领导实施保障
成立新余市“中国制造2025”实施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任务清单和责任分工。构建重大项目推进、联动招商、关键要素保障、层级会商调度、重点工作全程督办、目标任务评价考核等六大推进机制。创建评价考核机制,建立以目标责任制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定期通报制度,确保实施方案中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