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国家、省关于“放管服”改革的部署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阳光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对标先进,结合我市实际,就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放管服”改革“五个为”要求,按照“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开展权责清单标准化建设,从与群众和企业生产生活关系最紧密的领域和事项做起,充分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做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实现“准入低门槛,投资微成本,政务最阳光,监管更公平,服务更便捷”的改革目标,打造“行政审批环节最少、服务质量最优、办事效率最高”的发展环境。
二、工作原则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对标先进、对标浙江、对标台州,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打出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组合拳”。
(一)坚持顶层设计,分类实施的原则。牢牢把握“放管服”改革的总体部署,立足简政放权,创新监管,优化服务,加强顶层设计,谋划一批务实有效的改革措施。同时,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分步实施、快速推进。
(二)坚持对标先进,激活优势的原则。以目标为导向,本着先进地区能做到,我市也能做到的态度,对标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补足短板,激活后发优势,推动我市“放管服”改革升级版。
(三)坚持协同联动,整体推进的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突破地区利益、行业利益、部门利益,强化部门之间的互动,坚持改革协同配套、整体推进。强化制度机制建设,坚持上下联动,杜绝上热下冷。
(四)坚持重点突破,试点先行的原则。着眼群众和企业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从“一件事”着手,重点突破,倒逼改革,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市级部门要与上级部门积极对接、争取支持,推动部分基础条件较好的县(市、区)和乡镇(街道)在一些重点改革领域先试先行,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五)坚持担当进取,创新发展的原则。按照国家“鼓励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合作,承担国家改革试点任务”精神,强化担当进取,深入解放思想,始终刀刃向内,敢于较真碰硬,争取在一些改革领域寻求新突破,实现新发展。
三、工作任务
(一)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1.加大权力下放力度。坚持“有效放权、应放尽放”,全面做好向基层、社会、市场的放权工作。做到“五个一律”,即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基层管理更方便有效的事项,一律下放基层管理;已改为备案的事项,一律不得搞变相审批;企业投资项目,除国家和省另有规定外,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政府不再审批;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按职责权限交由市场;同类城市已取消的审批项目,除特殊情况外,我市一律取消。启动县(区)“同权同责同效”试点。各县(市、区)政府启动政务服务事项下放乡镇(街道)、村(社区)试点工作。加强对基层权力承接的指导和服务,确保下放的权力接得住、管得好。(市编办牵头,各地、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深入推进工商登记便利化。继续深化“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对工商登记前后涉及的信息采集、记载公示和管理备查类的各种涉企证照事项,能整合的尽量整合,能简化的尽量简化。动态调整《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企业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工商登记前置改后置审批事项目录》。完善网上登记服务,扩大全程电子化登记范围,逐步实现工商登记“面对面”向“键对键”转变。(市工商局牵头,各地、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扎实做好职业资格改革。对职业资格实行清单管理,严禁在清单之外开展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工作。清单之内除准入类职业资格外,严禁与就业创业挂钩。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依据市场需要自行开展能力水平评价活动,严禁变相开展资格资质许可和认定。严肃查处职业资格“挂证”等行为,落实“考培”“鉴培”分离。(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各地、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4.继续放宽社会服务业市场准入。积极探索创新,放宽社会服务业市场准入,制定具体办法,抓紧解决健康养老、医疗康复、技术培训、文化教育等领域准入门槛高、互为前置审批等问题。[市发展改革委、民政局、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文广新局、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降低投资成本。
1.实施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再造。精简投资项目审批环节、简化企业投资项目审查内容,降低企业投资的时间成本。出台“项目代办”“容缺受理”等改革措施,提高审批效率,压缩审批时限。推行“联合踏勘”“联合验收”等模式,压缩审批环节和时限。开展“区域环评+环境标准”“区域能评+区块能耗标准”改革和施工图联审改革试点工作。[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政务公开办、国土资源局、环保局、规划局、城建局等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2.扎实开展收费清理工作。通过清理、取消、减免、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做到“清单之外无收费”,市级政府“涉企零收费”。严格执行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目录清单。加强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管理,降低企业用能、用地、物流、融资等各方面成本。查处依附行政职能的强制收费、“搭车”收费、捆绑收费等乱收费行为,防止反弹或变相收费,对各类乱收费行为要抓典型,公开曝光、严厉惩处。[市财政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工业信息化局、国土资源局、商务局、民政局、审计局、通化银监分局、人民银行通化市中心支行等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3.落实税费改革各项措施。坚持依法治税,增加透明度,规范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增加执法透明度,切实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落实营改增政策,增值税税率结构由四档简并至三档后,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落实好小微企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持续释放更大减税效应。(市国税局、地税局牵头,各地、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4.严格规范中介服务。坚决整治“红顶中介”,严禁垄断、联合抬价等行为,引导中介服务机构有序竞争,减轻企业运行成本。设立“中介超市”,建设中介服务网,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域的统一中介市场。审批部门在审批过程中委托开展的技术性服务活动,必须通过竞争方式选择服务机构,服务费用由审批部门支付并按照规定纳入部门预算。[市编办牵头,市发展改革委、政务公开办、财政局、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强政务公开。
1.加快权责清单标准化。调整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分步规范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权责清单,规范政务服务事项的审批条件、审批流程、审批时限等36个要素,面向社会公开并实行动态管理,为行政许可事项无差别办理和网上审批奠定基础。启动全国机构编制“5+50”云平台试点工作,向信息化要编制、要管理、要监督,提升机构编制管理信息化水平。(市编办牵头,各地、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将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资产和产权转让、土地和矿业权出让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各类公共资源交易公告、资格审查信息、交易过程信息、成交信息以及履约信息在平台上统一发布,便于市场主体查询、方便社会监督。(市政务公开办牵头,各地、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实施“双告知、双公示”。企业办理登记时,应向市场主体告知后续办理审批手续、向相关审批部门告知企业注册信息;办理行政许可或作出行政处罚后,将行政许可信息、行政处罚信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布。(市工商局牵头,各地、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4.深化政务信息“五公开”。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信息外,全面落实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按照“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做好政策解读宣传、互动回应、舆情处置和预期引导,增强公开实效性。畅通依申请公开受理渠道,严格按照法定时限答复,做到有申请必回复,不能公开的在回复意见中说明理由,并明示救济渠道。(市政府办牵头,各地、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实施公平监管。
1.构建“四位一体”综合监管格局。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谁行权、谁担责”原则,建立完善市场监管清单,围绕构建权责明确、公平公正、透明高效、法制保障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健全监管制度,强化监管手段,创新监管方式,探索建立市场主体自律、业界自治、社会监督、政府监管“四位一体”综合监管格局。(市编办、法制办、工商局牵头,各地、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动态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随机抽查系统,合理确定年度随机抽查的比例和频次。积极推行联合监管,组织开展跨部门联合检查,实现“一次抽查、全面体检、综合会诊、精准施策”。[市工商局牵头,市法制办、软环境办等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3.有效实施分类监管。积极探索对“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包容审慎监管,对于有发展前景的,量身定制适当的监管模式;对食品、药品等潜在风险大、社会风险高的领域,以及“五小”经营场所等社会信用等级低、隐患较多的行业和企业,切实加大监管力度,消除风险隐患;探索专业监管的制度框架,推进针对重点行业、重点市场、重点领域的专业监管。(各地、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4.加快诚信体系建设。大力推行“互联网+监管”,积极运用国家、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加快建设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严格执行企业年报公示制度和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建立市场主体诚信档案、行业黑名单等制度,完善跨地域、跨部门、跨行业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推动失信线索互联、监管信息互通、处理结果互认,强化信用约束,减少监管成本,让守法经营者一路畅行、违法经营者寸步难行。[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金融办、工商局等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强优化服务。
1.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政府部门在协同联动、流程再造、系统整合等方面进行改革,推进实体政务大厅与网上服务平台协同发展,提升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水平。依托微信终端、网上支付平台,拓展移动终端“网上预审”、咨询反馈、充值缴费等应用功能。(市政府办、政务公开办牵头,各地、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强信息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编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完成本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外网)建设工作,并与省平台对接。健全政府数据共享体制机制,推进政府数据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共享。[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工业信息化局、政府办等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围绕群众和企业需要办理的“一件事”,对涉及多个部门审批的事项,逐项梳理、科学整合、流程再造、联合办理,以投资项目审批和不动产登记为重点,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市政务公开办、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局牵头,各地、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4.实施审批服务窗口无否决权服务机制。加快政务服务职能和意识转变,着力解决行政服务受理环节“首问不负责”“简单粗暴拒绝”等问题。落实告知义务,改“不是我办”为“告知谁办”;服务办事群众,改“不能办”为“怎么办”;创新服务方式,改“不知道咋办”为“想办法办”,建立“窗口否决”的备案机制、处理流程和备案监督机制。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措施,为群众和企业办事提供最大便利。[市政务公开办、法制办、软环境办等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5.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在完成行政许可标准化的基础上,对其他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涉及的各类证明和盖章环节进行全面清理,依法规范办事要素材料。落实“四个一律取消”要求,全面清理不必要证明;对必要的证明要加强互认共享,减少重复举证。(市编办牵头,各地、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6.提高“双创”服务效率。因势利导,主动服务、跟踪服务,打造“双创”综合服务平台,创建双创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园,为企业开办和成长、大学生创业“点对点”提供政策、信息、法律、人才、场地等全方位服务;优化创新创业政策和成果共享机制,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出台关于促进和支持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有关政策,更好地服务“双创”,为扩大就业、培育新动能、壮大新经济拓展发展空间。(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科技局、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业信息化局、司法局、工商局、统计局等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7.推动公用事业提质增效。加强对供水、供电、供气、供暖、交通、邮政、通信等公用事业单位及银行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领域的监管,引入社会评价机制,提高服务水平。打破不合理垄断,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以竞争推动服务质量提升。[市“放管服”协调办统筹(统筹负责各部门情况综合汇总,不负责牵头落实相关工作,下同),市工业信息化局、交通运输局、城建局、公用事业局、发展改革委、邮政管理局、通化银监分局、人民银行通化市中心支行等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8.复制浙江省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公布政务服务事项“零见面网上办、进大厅一次办”清单,全面推行“在线咨询、网上申请、网上审批、网端推送、快递送达”办理模式。[市编办牵头,市政务公开办等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9.持续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坚持打开门窗搞改革,组建“放管服”改革专家组,定期组织问卷调查和第三方评估,把企业申请开办时间压缩了多少、投资项目审批提速了多少、产品质量提升了多少、群众办事方便了多少作为重要的营商环境衡量标准。(市“放管服”协调办统筹,市发展改革委、工商局、质监局、政务公开办、软环境办牵头,各地、各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以“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为工作要求,加速各项改革成果落地显效。各地、各部门要把“放管服”改革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细化目标任务,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倒排时间步骤,层层压实责任,以工匠精神抓好组织实施。市“放管服”协调办、政务公开办和软环境办要履职尽责、发挥作用,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验收。
(二)强化督导检查。各级“放管服”协调办会同政府督查室、审计局、软环境办,采取定期调度、督查调研、跟踪审计等方式,量化“放管服”改革绩效考核指标,开展挂牌督办或专项整治行动,定期进行督查通报,促进改革落实。对落实到位、积极作为的典型进行通报表扬,对发现问题的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对敷衍塞责、延误改革、整改不力的严肃问责。
(三)注重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介,及时推送“放管服”改革的内容、政策、措施,密切关注和回应群众关切的问题,积极宣传我市“放管服”改革取得成效,总结推广“放管服”改革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让更多的群众和企业了解改革、感受改革,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全市经济稳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