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安徽省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把创新驱动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举创新大旗,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全面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依托,全面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实现我市创新能力新提升、发展动力新转换、产业迈向中高端,加快由科技大市向科技强市跨越,为加快建设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迈入全省第一方阵提供强劲动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聚焦重点。结合蚌埠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充分发挥驻蚌高校科研院所作用,聚焦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坚持双轮驱动。促进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相互协调、持续发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深化科技、经济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激发创新活力。
坚持人才为先。始终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加快汇聚和建设一支契合产业发展需求、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更加注重各类人才的培养、激励和使用,充分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潜力。
坚持扩大开放。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用好国内外创新资源,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构建开放合作新模式、新路径。
二、总体目标
立足“十三五”,瞄准2030年,展望2050年,分三步走:
第一步,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皖北区域乃至淮河流域生态经济带产业创新中心和科技成果交易转化中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300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15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5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52%、48%以上;高层次人才占人才资源总量比例达到6%,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33%;蚌埠高新区建成国内一流科技园区,排名保持全国高新区前50强,力争进入前40强。我市初步建设成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创新型城市。
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城市前列,建成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区域产业创新中心,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聚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高端人才,拥有一批全国知名的领军企业和科研机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竞争力大幅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0%。
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全国一流、全省示范”科技强市和创新创业名城,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高地。科技与人才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创新成为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的核心要素,劳动生产率、社会生产力提高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创新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更加优化,尊重知识、崇尚创新、保护产权、包容多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和价值导向。
三、重点任务
(一)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建设区域产业创新中心
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硅基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及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统筹推进“三重一创”建设,推动工业经济向创新驱动升级、向集约发展转变、向智能制造提升、向产业两端拓展。硅基新材料领域:重点开展大尺寸液晶面板、光学膜、液晶材料、超薄玻璃基板等核心技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持续提升先进玻璃表面处理技术。电子信息领域:重点开展太赫兹测试仪器、MEMS核心器件、高精度传感器、高端芯片、移动通信关键测试设备等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重点围绕工业机器人、玻璃生产成套装备、大型天然气压缩机、智能电力装备、磁控溅射成套装备等,开展相关控制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生物制造领域:围绕生物医药、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生物肥料等产业,重点提升生物化工分离提取技术。节能环保领域:加大对“三废”防治技术、高效节能装备、新型绿色环保材料的研发力度,开发、推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重点开展薄膜太阳能电池、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等相关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
2.强力推进新技术应用,优化升级传统产业。紧抓争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机遇,深入实施《蚌埠市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推进西部化工企业退市进园,完成中粮生化、丰原集团、天润化工等重点生物化工企业搬迁工作。以产业改造、项目改造、品牌改造和绿色改造为重点,加快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与轻工食品、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优势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推动工业企业规划建设一批智能化生产车间、数字化工厂,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提升设计、生产、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推进绿色高效改造,开展重大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运用,加快打造一批绿色示范工厂、绿色示范园区。
3.全力推动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示范,加速发展现代农业。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着力推进现代种苗、现代农业装备、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绿色农业快速发展,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专家大院等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和农村科技信息化服务平台,加强先进成熟技术的集成示范和推广,不断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重点开展优质作物、畜禽新品种、特色水产品,生物兽药、农药、肥料、饲料等产品的技术应用与推广,农产品深加工和现代存储技术研究与应用,先进农业装备设施技术集成应用与推广。围绕农业生态环保,开展化肥和化学农药减施增效技术产品研发、集成与示范,土壤改良、耕作层剥离、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技术研究,工矿废弃地复垦、土壤污染综合防治与生态修复等技术产品研发与推广。加快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一城五园”建设。
4.着力开展现代服务业技术创新,调整升级产业结构。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推进技术创新与服务模式创新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围绕新业态、新模式、新生活,加大“互联网+”、大数据在信息服务业的深入应用。围绕扩大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积极探索“智慧医疗”和远程医疗技术应用,促进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深度应用,打造一批具有科技含量的动漫游戏、网络视听、创意设计、影视制作、文化艺术等文化产品。
(二)推进重大创新战略平台建设,打造城市创新名片
1.高质量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遵循创新要素高度聚集的规律,按照“一核心四辐射多集群”的空间架构,举全市之力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机制体制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改革试验成果。强化应用研究、集成创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衔接,建成一批技术研发平台、技术转移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统筹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和政策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工程,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依托“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构建最广泛的创新创业平台,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将示范区建设成为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产业创新升级引领区、大众创新创业生态区。
2.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结合蚌埠自身产业基础优势,做大做强一批主导产业,培育壮大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建设区域产业创新中心。围绕蚌埠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实施一批科技攻关专项,建设一批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搭建一批科技成果孵化载体,积极建设区域科技成果交易转化中心。聚焦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围绕深化创新自主权改革、集成创新改革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改革,探索构建激发创新创业主体活力、金融全面服务创新创业、激活创新人才发展动力、全方位提升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多领域深化开放合作的体制机制,加快营造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生态和政策环境。
3.深化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建立健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激活驻蚌军工院所创新资源,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科技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新格局。全面开展省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试点,构建统一领导、需求对接、资源共享的军民融合管理体制。积极创建国家军民融合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推动军民科技基础要素融合,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加快实施太赫兹前端组件和测试仪器、EMCCD微光摄像仪芯片及整机等军民融合产业重大项目,培育形成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设计与生产实体。
(三)壮大各类创新主体,引领创新发展
1.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培育行动,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企业,促进一批“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业成长为行业“单打冠军”和“配套专家”。聚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开展协同创新,实施“专利、标准、品牌”战略。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帮助企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财务成本、电力价格、物流成本等,大幅度减轻企业负担。鼓励科技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上市挂牌。
2.加快研发机构建设。实施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计划,统筹布局各类研发平台建设。鼓励企业联合或自建院士工作站、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研发机构。采取“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市场运作”方式,建设一批具备独立法人资格、运行机制灵活、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新型研发机构。充分发挥玻璃设计院、丰原集团等核心作用,探索采取“政、产、学、研、用、资”一体化模式,积极创建硅基新材料、生物制造国家级创新中心。加快推进硅基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江淮智能汽车关键技术研究中心、甲骨文科技创新园产学研基地、蚌埠中科科技创新发展研究院、绿色谷技术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和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3.完善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推动中科院(蚌埠)科技成果交易转化孵化中心建成运营,打造一批定位清晰、机制灵活、共享便捷、对接精准,具有自我造血能力的科技成果交易转化机构。依托国家创新驿站品牌优势,整合各方创新资源,加快建设创新一站式云服务大厅,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共享与发布体系,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上技术市场平台,及时向社会提供科技成果信息公共服务。鼓励高校院所、企业及社会力量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职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畅通技术转移通道。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创业孵化、检验检测认证、法律咨询、知识产权服务等各类科技服务业。逐步加大政府购买科技服务力度,引导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吸纳集聚海内外知名服务机构在蚌设立新机构或设立分支机构。
4.发挥驻蚌单位作用。强化驻蚌单位支撑和引领作用,围绕驻蚌高校、科研院所、部队、直属单位的技术、人才、成果等资源优势,谋划重大创新项目,促进创新成果就地产业化,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关键一公里”,推动“钱变纸”向“纸变钱”转变。设立驻蚌单位创新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驻蚌单位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研发机构建设、创新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组建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基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的原则,采取阶段参股、直接投资、跟进投资等方式,支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重大新兴产业工程中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项目建设。深入推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改革试点和股权分红激励试点,进一步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
(四)构建创新人才高地,筑牢创新根基
1.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大力引进和培育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省“百人计划”和“特支计划”等高端人才,打造一批具有产业引领力、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对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开辟特殊支持渠道,实行特殊政策,实现精准引进。健全海外人才联络机制,依托统战、外事、侨务、群团和社会中介等渠道,以全球视野积极为企业引进或柔性引进急需的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大力培养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家,打造一支具有创新理念、国际视野和勇于实践的青年企业家队伍。支持企业组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和省“115”产业创新团队等高层次人才平台。
2.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倡导崇尚技能、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在各行各业培养高级技师、技术工人等高技能人才,积极打造皖北区域技工大市。加大市级统筹职业教育资源力度,实施蚌埠职教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创新职教园区“统筹管理,资源共享”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大力引入国内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通过财政资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招生与招工方案,开展“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现代新型学徒制试点,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实现“招工即招生、入厂即入校”。
3.释放人才积极性。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及省人才“30条”,着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支持驻蚌高校、院所设立特设岗位、流动岗位,实行聘用制管理,自主引进一批掌握领先技术和科研成果的特殊人才、青年人才和创新团队。鼓励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或兼职从事技术研发、产品开发、技术咨询等成果转化活动,并依法依规取得合法股权、薪资。持续优化人才评价制度,突出创新导向,进一步改革完善职称评审制度,增加用人单位评价自主权。
(五)推动创新创业,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
1.打造各类创新创业载体。鼓励各县区、开发区,通过自建、引入团队、联合大企业和投资机构等方式,投资建设一批创业苗圃、创业社区、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和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载体,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支持民营企业、创投机构等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或运营新型孵化载体,提高各类科技平台向社会开放程度。推动在经开区、高新区、蚌山区等地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一批基金小镇、创业小镇,采取“资助+期权+激励”等模式,重点支持和孵化优质初创团队、初期项目。逐步形成“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的梯级孵化体系,为创业者提供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共享空间,降低大众参与创新创业的成本和门槛。
2.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常态化对接“江淮双创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市级“双创”活动。健全创业辅导、政策服务、孵化培育、创业融资、知识产权质押等一体化的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体系。鼓励高校院所、各级重点实验室、企业创新平台等向众创空间开放。广泛开展“科技创业大赛”、“创新创业沙龙”等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加大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典型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宣传力度,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积极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推动创新创业群体从“小众”向“大众”发展。
(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1.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在“放”上加大力度,承担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在“管”上不断创新,降低创新创业制度成本。在“服”上下真功夫,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和水平。全面实施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及时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健全保护创新的法治环境,重视科研试错的探索价值,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
2.促进科技金融结合。健全涵盖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基金群,积极争取投贷联动试点,完善创投奖励和风险补偿机制,加快创建合芜蚌金融服务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加强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积极运用税融通、“4321”政银担、过桥资金、循环贷、知识产权质押等模式,引导银行加大对产业创新的信贷支持力度,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全力推动企业上市挂牌,支持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努力形成覆盖企业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融资链条。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信用信息利用等制度,着力打造有效激励创新、保护创新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查处机制,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推进专利、商标、版权“三合一”综合执法机制建设和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的“三审合一”。实施知识产权护航工程,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新模式,坚决打击和遏制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将侵权行为信息纳入社会信用记录,切实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4.扩大对外开放合作。抓住全球创新资源加速流动的历史机遇,引导我市高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我市对外开放合作。支持他们通过并购或直接投资等方式在境外设立科技创新机构,鼓励他们参与国际重大科技合作项目,购买、转化、投资境外关键技术。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国际知名研究机构来蚌设立研发、技术转移机构,共建实验室和人才培养基地等,联合开展产业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推动与中科院等国家大院大所、知名高校的战略合作,共建一批研发机构、转化平台和科技基础设施。吸引央企在蚌建立研发机构、产业化基地等,孵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蚌埠市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和协调重大政策制定、重大问题解决和重要工作推动。进一步完善部门之间、市县(区)之间的科技创新工作协商沟通机制,形成全市上下抓创新、促转型、求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加强考核督查。完善以创新发展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将创新驱动发展成效作为重要考核指标,纳入市政府对市直各有关部门、各县区、开发区年度综合考核体系,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将创新工作纳入重点督查考核内容,加大督查推进力度,确保全市创新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推进。
(三)加大财政投入。坚持把科技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强化市级各类资金和基金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综合运用无偿资助、创新券、后补助、基金直投等多种形式支持科技创新活动。完善激励企业研发的普惠性政策,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主体。
(四)加强宣传引导。及时宣传报道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效、新经验,营造鼓励支持创新的良好舆论氛围,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和行动自觉。 |